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降价或者向大排量发展 微型车有没有第三条路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09日 15:08  中国汽车报

  近来,与国内微型汽车行业有关的两则消息牵动着市场各方的神经,一则是以长安铃木羚羊、天津一汽夏利和浙江吉利为代表的微型轿车大幅降价,市场反响十分强烈;另一则是比亚迪和哈飞将投巨资生产大排量轿车的消息,业界反应平平。其实,对于业内人士来说,尽管后者消息并不确定,但这两条消息同样重要,它传达着微车行业的走势和微车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分析今年微型轿车的新一轮降价举措,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吉利、天津一汽夏利、比亚迪这些单产微型轿车的厂家果敢地全面降价:吉利降价4000~5000元,天津一汽夏利降价2000~6000元,福莱尔降价5000元,同时强调降价不减配置、不减质量、不减服务,真情回报用户,其最低价直逼3万元用户购车心理大关。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通过新一轮降价举措,最大限度地抢占国内微型轿车低端市场份额,形成批量规模优势,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抢得先机。

  而像长安铃木(长安汽车集团子公司)和哈飞这种非单一微型轿车企业,则无一例外地选择了高端微型轿车的降价,显然是顾及降价对公司内中低端微型轿车和微型客车的冲击。例如,哈飞宣布10万元左右的赛马轿车降价4000元,而不是4万~5万元价位的路宝和百利微型轿车降价,就是不愿意看到3万~4万元价位的主力车型中意和民意微型客车受到冲击;长安铃木选择的是高端的羚羊轿车降价8000~10000元,而非低端的奥拓微型轿车降价,也是避免对母公司长安汽车集团的主力车型———长安之星的市场形成冲击。

  在微车企业中,仍以微型客车为主导产品的昌河和上汽通用五菱,由于微型轿车新产品昌河北斗星爱迪尔雪佛兰SPARK排量均在1升左右,价位在5万~7万元,与主导产品微型客车价位差距相对有限,且微型客货车仍在支撑天下,盲目降价只能是对其微型客车产品造成市场冲击。此类微型客车厂家的上策只能是短期内静观其变,因此,他们没有立即跟进降价也在情理之中。

  近几年来,微型汽车行业“得势不得分”的尴尬一直困扰着微型汽车企业,规模形成了,产品丰富了,经济效益却不尽如人意。受各地各种各样限行政策的影响与制约,微车的城市市场逐渐萎缩,市场重心向农村及偏远地区转移,利润率大幅下降。为了生存与发展,微车企业不得不另辟蹊径,把目光投向大排量轿车。如果说,去年下半年微车企业进军大排量轿车市场还仅仅是微车企业老总的“豪言壮语”,如昌河汽车集团董事长杨金槐、哈飞汽车董事长崔学文、比亚迪汽车总裁王传福都曾在不同的重要场合宣布:要进军大排量中高级轿车市场,那么,2004年,这已经成为一些微车企业的实际行动。

  今年以来,微车企业进军大排量中高级轿车市场的步伐明显加快,有关大排量中高级轿车即将面世的消息不断见诸报端,且有了明确的时间表。微车企业进军大排量中高级轿车市场计划已经步入实质性操作阶段。综合报道显示,2004年,哈飞1.6升排量的“哈飞Ⅲ”轿车、昌河1.6升排量轿车、吉林通田1.8升排量轿车、江南汽车的1.8升排量三厢轿车、比亚迪1.6升轿车等均将投放市场,而长安更是将推出2.0升和2.5升排量的轿车,吉利控股则将推出1.5升、1.8升和2.0升三款轿车,加入到国内中级轿车市场的竞争中。其他微型汽车企业也看好国内大排量轿车市场,准备放手一搏。

  然而,进军大排量中高级轿车市场,各微型汽车企业仅有果敢和魄力远远不够。其直接面临的问题是,目前的国内大排量中高级轿车市场基本是合资品牌的天下,经过几轮价格大战,市场准入“门槛”表面看正在逐步降低,但实际上对后进入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前景并非如人们想像得那样美好。

  作为微型轿车龙头企业的天津一汽夏利子公司———天津一汽丰田,去年其威驰轿车在中高级轿车市场的“威风八面”,只是证明了丰田在中国发展战略及丰田品牌的成功,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也不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从目前国内轿车市场的消费特点看,用户在选购经济型、微型轿车时,对价格敏感程度较高,而大排量中高级轿车的消费者及潜在用户,购车时则更多考虑品牌等综合因素,价格并非购车首选。品牌恰恰是国内微车厂家进军大排量中高级轿车市场的“软肋”。大多为国产自主品牌的微车企业,其品牌效应在低端“微面”客户群体根深蒂固,在相对“陌生”的大排量中高级轿车市场,微车企业的新品牌要被用户接受,还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培育过程,并且具有不确定性风险。与丰田威驰轿车同属NBC平台的夏利2000市场表现欠佳,从一个侧面佐证了这个道理。

  编后:在国际汽车越来越流行小型化的今天,微型车在我国的生存空间却越来越小。各地各种各样的限行措施使微型车市场萎缩。各微车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以降价换市场,或者向大排量轿车发展。然而,这两种选择带来的是利润的降低和微车品牌难以令消费者接受的困惑。可以说,来自政策和品牌的双重压力,使微车企业面临两难选择。

  微车企业的生存之路在哪里?还有没有第三条路可走?这是摆在微车企业面前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报将继续关注微车企业的生存发展问题,愿有识之士能为微车企业开出良方。(姜湘南)

(编辑:赵广喜)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