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该怎样为“车脾气”降温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07日 11:45  北京娱乐信报

  编者按本报就“改改车脾气”话题进行征文,不少读者来信参与,发表观点。今天推出部分征文,其他部分征文将在本报副刊陆续刊出。分析

  从社会和人性找原因

  从社会角度看要更多地铲除制造冲突的罪前情景因素:首先,要道路通畅,只有如此,开车才不成为受气,从而使人心情舒畅;其次,各项事故的事后救济措施要及时,如碰撞后保险公司的快速理赔,行政乃至司法程序的方便快捷,使得即使出事也理有处诉,利有处保。避免人们因对于事故的救济而产生焦虑,引发事端。

  从人性角度看,事端的发生,由我们人性的共同弱点所致。在人的认识中有着一种认知偏见:总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对方的解释辩解只能加深这种认识偏见,并且在特定的情况下,这种认知偏见导致过激行为的发生。这是在我们任何一个人身上都有可能发生的事。邹云翔“车脾气”离不开怨气和霸气

  “车脾气”似乎和怨气、霸气有关。

  首先说怨气。由于种种原因,似乎每个开车的都怨气冲天,这可能是因为拥堵,也可能是因为费用,还可能是因为和车无关的工作或经济压力所致。总之,怨气的不可排解,使“驾车族”心境压抑,长期窝火,甚至没事还想找茬儿,何况有人还惹了自己?怨气,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些人的生活状态的写照。

  其次是霸气。有车一族基本是先富起来的“那一族”,但放眼四周,先富起来的这“一族”,却并不就是修养最高的一族,甚至还相反。修养不够的这些人或是老板,或是“白领”等什么人,平时或是颐指气使的惯了,或是卑躬屈膝的够了,但无论什么原因,这些人一遇比自己贫弱的那部分人,便无端地生出许多优越感来。因此,假如这些人也敢“冒犯”自己,岂有不给点“果子”尝尝的道理?霸气,在某种意义上是目前一些先富人员修养不够的写照。(郭之纯)措施

  驾校要增加“事故处理课”

  “车脾气”的形成,既有有车一族的自私和傲慢,又有工作学习生活压力的影响,还有个人素养的制约,可谓多因一果。因此,如何才能改变“车脾气”,也应从多方面寻找对策,多管齐下,共同给“车脾气”降温。

  目前给“车脾气”降温的有效办法是提高公民特别是司机的法律素养,让司机明确一旦出现车辆剐蹭如何解决纠纷,不仅熟知解决纠纷的程序,还要熟知法律的有效规定,能够正确预测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后果,使驾车人一遇到行车纠纷首先想到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而不至于先火冒三丈,丧失理智。

  为此,建议在驾驶培训中增加事故处理程序和事故处理法律规定内容的培训,并作为必修内容进行严格考核。目前驾训中的理论学习主要是对一些交通规则和交通标志的学习和掌握,而不涉及交通事故处理方面的问题。由于绝大多数驾车者平时没有自觉学习法律知识的习惯,因此,他们对交通事故处理方面的法律知识可谓一无所知。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驾车人首先感到不知所措,把交通事故处理想象得费时费事,既耽误行程又耽误工作,还会劳民伤财,他们对事故处理程序和最后处理结果也没有正确的预测。于是宁肯动手出气,也想不到交警察处理。而所有驾驶者一旦熟练掌握了交通事故处理的法律程序和有关知识,他们遇事就会首先想到提交交通事故处理部门进行处理,避免双方各执一词,不能冷静对待。李克杰脾气可以有千万别动手

  江南人在开车时也会有“车脾气”,在堵车时也会骂人说脏话,碰到剐蹭时也会吵架,但他们很理性,吵归吵,就是不打,不动手。争得差不多了,交警处理了,大家该干吗干吗去,事情就完了。争,可以大事化小;但动手,是把小事搞大。因此,我觉得北方人应该学习江南人这种比较绵软的性格,开车时忍一忍、让一让,少出好多事,出点小事争一争也可以,千万别动手伤人,把简单的交通纠纷搞成了治安案件,这可是得不偿失的啊。

  (方明威)

  建议

  司机要学会“磨脾气”

  开车容易,“磨脾气”难,这话一点也不假。要不然,“腼腆司机”怎么会“一拳击碎人颅骨”?但再难也得要“磨”呀!这既是做人的常理,也是作为司机这种特殊职业更应注意的一点。司机同志难免遇到一些不顺心、不如意,甚至令人非常恼火的事,越是这个时候头脑越要冷静,千万不能因工作劳累、身心疲惫而发牢骚带来事端。

  当然,“磨脾气”并非一日之功。一个待人温和、真诚的人,其性格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生活的积累慢慢地养成的。

  司机同志要学会“磨脾气”,“磨”好了脾气才会有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能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把握好我们人生的“方向盘”。蔡红东

  “练把式”也“练心态”

  司机爱犯“车脾气”久已有之,上世纪八十年代笔者单位的女司机有句经典言粹:“我不开车不骂人。”现今“路上私车增、生活节奏快、竞争压力大、精神更紧张”不过使表现更甚之、极之罢了。

  那么反过来想想,骑车人为什么就没有“车脾气”?其实,日常生活中人的情绪宣泄是可控的。例如,心情败坏的我们绝不敢向上司发泄,而只能是朝家人“开”无名之“火”,此乃利害关系使然。此症的另一个天“克”就是让司机们“恨得要死、怕得要命”的交警大人。因此,“情绪失控”不是顽症,关键还是司机朋友们得调整好心态。(侯俊华)

(编辑:李颜伟)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车友新闻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