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收获的季节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27日 11:04  新浪汽车

  新浪网友:老旧袄

  收获的季节1

  在广袤的华北平原,有个小村子叫大庞村,它位于河北省沧州地区泊头市王武镇,村口是古老的京杭运河河道,本已废弃的河道由于引黄入津,河道又涨满了河水,运河在村口蜿蜒而过,一座小桥成为进出的唯一通道,大庞村大部分人都是庞姓,在来此之前对它从未听说过,到了之后方知这里是我国著名的鸭梨出口基地,这里得天独厚的土质、气候造就了响誉中外的鸭梨。

  受朋友之邀,周日早起,奔向泊头,6:30加满油,将里程表回零,开上四环,驶上京津唐高速,自从买了这辆车后,还从未跑过高速,正好可以体验一下拉高速的感觉。

  高速上十分繁忙,速度基本保持在100KM左右,待速度稍微悠起来后,前方就有车,总是开不起来,过了采育前面起了薄雾,真的很怕雾大封路。好在升起的太阳将雾水蒸发了。车到杨村出口,下了高速,走上另人头疼的天津外环线。这是一条不封闭的道路,经常有摩托车,行人横穿马路,最烦人的就是三蹦子和手扶拖拉机,速度又慢,拐弯掉头也没有任何先兆,如果和它们顶上,吃亏的多半是汽车,这条路经常发生恶性交通事故,所以开的时候倍加小心。在回程时,眼看一面的和一摩托抢行,结果摩托车上的司机倒在面的前轮处捂着脑袋,而后座上的人则躺在5米外一动不动,这是俺头一次亲眼看见交通事故发生的瞬间,生命在钢铁面前竟然是那样的脆弱,不堪一击。

  过了外环线,驶上京沪高速,竟然没有什么车,俺将车开到110KM,开始往上悠,速度表的指针缓慢地滑向120,130此时风噪完全压过机器的噪音,将油门踩到底,速度稳稳地停在140,再也上不去了,此时转速3900,看来离厂家公布的极限速度145还差一点,从100加速达到140,至少悠了1KM,松了油门,速度立即从140划向110左右,即使这样,在经过减噪材料铺装的试验路段时仍然没有感觉到减噪的效果,而今年春节开轿车驶过此路段时就可以明显感觉到减噪的效果。

  车过唐官屯,此处正在修桥,大车必须绕行104国道,本来就清静的京沪路就更加看不见车了,再次将车悠起来,还是140KM,看来测试的最终结果就是这样了。9:10车到南皮出口,下了高速,行程约260KM,右转向泊头方向行驶,在泊头北边南拐后向西行,一路打听终于开上了去往大庞村的土路。路的两边是一望无际的梨树,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枝头,曾经担心这么多的果实没有人看守,会不会丢失,但后来发现这里家家户户都种梨,自己家的梨都来不及收,不是挂在树上,就是烂在地里,哪还有功夫去觊觎他人的果实,真个是仓廪足而知礼仪。

  切车在这种土路上发挥出了优势,车后一溜狼烟,转过弯来,看到了那座小桥,大庞村到了。

  由于是收获的季节,村里几乎没有什么人,只有小孩子三三两两的玩耍,每个孩子脏忽忽的小手里都攥着梨或苹果,边啃边玩。这使俺想起小时在老家的地里刨出白薯在身上蹭蹭就吃的样子。

  朋友家在当地是颇有威望的老师,人称庞老师,秋收的时候,大家都忙活着收获,老师自然也放假回家。庞老师早在院门口迎候,打过招呼,让进院子,院子很大,院子里种着桃树、杏树,几个农村的妇女盘腿坐在地上,忙着将梨装箱,先把罩在梨上的黑色纸袋摘下来,用透明的白纸包上,再套上白色的编制网兜,分重量分层在箱中码放整齐,她们干活的时候手很快,就象是混沌候中的服务员包混沌的样子。这里的人们都非常朴实,她们绝不会把有毛病的梨以次充好。主人家的大黑狗看见生人,只在俺身边周围嗅了嗅,就又趴在树荫底下,和庞老师略叙家常,直奔果园。

  村子很静,只有远处的拖拉机突突地响着运送着丰收的果实,白天也可以听见蟋蟀的叫声。这里在河北属于相对富裕的地区,家家都有拖拉机和摩托车,小孩子们每天耳濡目染地看大人操纵这些机械,所以可以看到村里十二、三岁的孩子熟练地开着四轮拖拉机运送果实,据说还有七八岁的孩子可以把拖拉机开得很好。村子有1200人左右,按人均1亩地计算,这里的梨树就至少有1200亩,一眼看不到边的梨园到春天梨花开的时候那会是什么样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来形容花开的盛景一定很贴切。

  这里是纯粹农村的气息,已经收割的麦子秸堆成垛,空气中散发着水果的清香,鹅高昂着头在街上漫步,小狗自由地东闻闻西嗅嗅,绵羊在果园的树间悠闲地吃着青草,三两老牛臃懒地躺在麦垛边嘴里不停地咀嚼着。

  前天和昨天分别去了顺义的意大利农场和怀柔的又一村度假农家院,但感觉意大利农场有点象地产界风行一时的欧陆风一样,铺装的步道、栽植的草坪人工堆砌的痕迹太重;而所谓的农家院早已丧失了农村原始的味道。

  在这里一切都是原汁原味的农村场景,在湛蓝的天空下,成排的果木绿树成荫,梨树中夹杂着苹果树和枣树。虽然这里的农民似乎不太为销路发愁,但由于他们的销路也仅限于村里的几大出口商的渠道,所以收购价格很低,尤其是丰收年景,价格就更低,这里的农民热盼人们前来采摘,但由于缺少发展旅游观光农业的视野,只能在农忙时雇佣劳动力进行采摘,而繁复的包装又占去不少成本,即使这样,来不及采摘的就眼睁睁地任其烂掉。而FD时期俺到香山脚下去采摘樱桃时,当时的市价约在15元左右,而采摘的价格是35元,果农既省去了人员包装的开支,又增加了收入。

  风从树中穿过,十分凉爽,梨上罩着黑色的纸袋是为了使梨的颜色成浅黄色,而不罩纸袋的梨是青色,但青的更好吃。采摘梨相对于枣要简单得多,梨树都比较矮,摘一个是一个,一会就摘好些,而枣树虽然不是很高,但只有树顶的枣才是全红的,必须上树或架梯子,沧州地区的小枣也是很出名的地方特产,以前吃的枣都是晒干的,而现在可以现采现吃,由于刚才已经吃了一个约半斤重的梨了,吃起枣来有点力不从肚,不过香甜清脆的枣还是充满了诱惑。边采边吃,一会就采累了,也吃累了。

  边上的一位老者带领着老婆婆及孙儿在打枣,老者居然爬到树上。问过老者高寿,老者笑答63,俺接过老者的竹竿,按照有枣三竿子,没枣三竿子的古训,一通乱打,小孙儿在地上的塑料布上边捡枣边用手护住头。

  俺小时候家里的门前也有棵枣树,每到枣熟的季节,树下围满了孩子,大孩子打枣,小孩子在底下抢,那棵枣树就是全体孩子的希望,难怪前些日子北京有媒体报道某胡同拆迁,居民们难舍难分的就是院子中的一棵老枣树,而与老树同龄的老人手抚树身老泪纵横,默然无语。

  打了会枣,老者执意让俺拿一箱枣,本来是想帮一下老者,没想到老者却以枣相送,当地人就这么朴实。

  收获的季节2

  庞老师家有8亩多地,500余棵梨树,由于国家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政策,所以家家都舍得在自家地里加大投入。

  由于庞老师是文化人,所以对于科学种田很有股钻劲,比如同样是梨树,庞老师家中的梨树就有雪花梨、酥梨、鸭梨,很多品种。又比如别人家在忙活着除草时,庞老师家的地却长满了草,这样可以保持地表总是湿润的,水分不易被蒸发,同时羊在里边吃完草,羊粪就直接给果树施了肥。由于庞老师的女儿喜欢吃枣,庞老师特意种了一片枣树,枣不大,但又脆又甜。

  转眼已是日上三竿,蹬着小三轮回到庞老师家,饭菜已经做好了,一个小炕桌摆在大门的门洞内,小风穿堂而过,坐着小板凳吃饭,有种居高临下的感觉,比坐椅子舒服多了。虽然都是家常菜,但做得很丰盛,每盘菜的量都很大,有炖排骨、垮炖鱼、肉炒豇豆、烧茄子、乱炖菜,虽然在地里吃了不少水果,可还是不想错过这么多好吃的。门口不时有乡亲们路过,庞老师和他们打着招呼,那种乡里乡亲的亲热与随和是大城市中“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单元房住宅中所没有的。而前天与昨天分别在意大利农庄和又一村度假村吃的PISSA和农家饭虽然也还不错,却少了这份乡情。

  吃过饭,拿着骨头,喂了大黑狗,狗摇晃着尾巴,香香地啃着骨头。干活的妇女又来装箱了,俺去地里去摘老玉米,玉米也是在梨树中间种的,根据狗熊掰棒子的原理,一路掰下去,包开玉米外面的皮,露出小孩牙齿般的嫩粒,用手一掐,一股浆液伴随一股清香流出,这样的玉米吃到嘴里是甜的。

  由于回京要4小时左右,所以提前收了工,庞老师一定要留晚饭,可实在是吃不下了,在庞老师的再三坚持下,把玉米煮了,那种香味是真正粮食的香,而不似街头的煮玉米是水泡过的味道。

  与庞老师道了别,庞老师再三说照顾不周,让有空就来,俺知道这绝非城里人道别的虚词,而是真心地想让俺在来。

  过了村口的小桥,前面有一个装满梨的40尺集装箱货车占据了整个道路,缓慢爬行在土路上,后面的农民们驾着拖拉机耐心地跟着蠕动,丝毫没有鸣笛催促的意思,在这点上俺觉得农民的素质高过很多城里的司机。

  车过泊头,驶向京沪高速,西下的夕阳把天边的一抹云染成了红色,远处升起袅袅炊烟,使俺不禁哼着“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罩大地”。

  天很快由黄昏转入黑暗,俺打开车灯,对面驶来的大货车刺眼的灯光晃得什么都看不见,俺将速度控制在120左右,前方一辆本田的尾灯指引着俺,从反光镜中看见一个光点迅速变大,待其超车时发现竟然是SF,没想到这种车能开这么快,过了塘官屯,本田渐渐地远去了,由于大车都绕行了所以路上没有什么车。

  此时看见路肩上有辆STN打着双蹦,其中一人在最外车道向偶尔驶过的车招手,俺带了下刹车,车停在STN前约百米处,那人边招手,边向俺这边跑,俺挂上倒档,将车倒了过去。

  收获的季节3

  STN机器盖子支着,车上还有一司机在发动车,俺简单做了一下力量对比,一对二,如遇上歹人,不会太吃亏,迅速从后视镜中瞄了一下对方的车牌:鲁AB746*,打开双蹦,拉门俺下了车。向俺招手的那人已经凑到车前,操着山东口音:“师傅,你会修车吗?车打不着了,拦半天车了。”

  “不会,俺也不会”俺摆着手,向STN走去。

  俺只知道有电、有油、点火时间正确就应没多大问题,晃了一下电瓶的接线柱,还算结实,司机打火时,车卡卡的响就是不着,俺初步感觉电没有问题,可能是油路上的事。

  司机说:“你能帮我拖一下吗?我们李总急着进京有事。”

  “那就拖吧。”俺正要取拖车绳,司机已经从后备箱中拿出一条脏乎乎的绳子,栓好后与司机约定拖着车后鸣笛示意,为了减轻启动重量,李总坐上了俺的车,挂上一档,将绳子带上劲,慢慢拖,约50米左右,听见后车鸣笛,把车停好,下车看,STN着车很勉强,俺和司机说:“你在前面走,俺跟着你,要是灭了,俺再帮你拖。”正说话间,司机大油轰了几脚就又灭了。此时发现拖过的一路都是水,俺告诉司机漏水了,司机从后备箱中取了水加上,要求再拖一次,绷进拖车绳刚一起步,拖车绳断了。好在俺当初买车后所有的装饰都没做,只买了拖车绳,准备随时被救援,没想到第一次使用却是救援了别人。

  这次司机要求拖远点,让车着稳了再停,俺拖着STN约走了1KM,后车鸣笛,停车观看,STN又灭了,后面沥沥拉拉地有水的痕迹。

  俺曾经在网上看到过漏油漏水的紧急处置方法,把嚼过的口香糖粘在漏的地方,但问过二人都没有口香糖,此处距青县出口1KM,俺与李总商量把车拖到青县去修,此时看到路边有救援电话,李总打过电话,报告位置,让司机等救援,然后跟俺商量能否搭车去北京,在北京已经约了事,马上要赶过去。

  让李总上车,李总道过谢,和司机交代几句,又给司机留下点钱,上了车。

  李总是做隆力齐蛇粉的经销商,一路上大谈蛇粉的美容功效,倒也不觉寂寞,车到天津外环,马路上的车开始多了起来,油表还剩下两格,俺有点担心能否跑完全程,因为最后两格下去的非常快,几乎100KM后就剩下一格,一格跑不了多会油表灯就会亮。

  大货车亮着高灯呼啸而过,在这些大货车中兴许就有满载大庞村鸭梨赶路的,他们带着大庞村希望,给大庞村送来富裕,想到此,对于平时敬而远之的大货车凭添了几分亲切。

  车到北京,李总千恩万谢道别:“回去我就给你寄蛇粉,以后到济南,不,到山东就找我,我就全办了。”互留了电话俺也表态:“以后到北京只管找俺。”回到出发加油的地方,将油箱加满,全程566KM,速度基本在120KM/小时,油耗11.37。

  此一行,不但收获了果实,也收获了朋友的情谊,还有山东大汉的信任。俺简直收获了整个的秋天。

(编辑:)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人车日记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