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要转个圈又回原地 做民族品牌要干实事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8月25日 11:12  南方日报

  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提到民族品牌这个概念了。但在两年多以前,媒体上最爱讨论民族品牌,当时行业内的几个所谓“大腕”动辄就喜欢用民族品牌来发人深省,并将其上升到中国汽车工业生死存亡的高度。但事实让人懊恼的很。中国的汽车工业并没有因外资品牌的大举进入而全面崩溃,反而显得愈发生气勃勃起来。而民族品牌在这场与外资或合资品牌的抗争中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如过去叫得最响的某家族企业,在创造了诸如“2万元轿车”等口号后,终究因此车型拼不过外资品牌,近期已不大愿意出声了。

  中华轿车是另一个民族品牌的生力军,而且是当时最被看好的可以振兴中国汽车工业的一股新生力量。但市场最终证明,中华并不能单独肩负起这一重任,虽然其价格比较低,但没有形成足以扳倒外资品牌的气候,而且质量也没有其前任掌门人仰融所说的那样:“坐起来像奔驰,开起来像宝马”。而且华晨显然在中华上使得劲也不够足,近期又将更多的精力转到合资的宝马身上了。

  转了个圈,又回到了原地,这仿佛成了民族品牌的一种宿命。

  过去鼓吹民族汽车工业的一些大腕后来纷纷倒戈,开始大力鼓吹汽车工业全球化经济,似乎再谈这个话题已经过时了。

  其实是否提倡民族品牌决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讨论。错就错在不应当一窝蜂地将其拔高,再不然就将其一棍子打死。8月8月,上汽奇瑞的旗云新车上市,在当天的发布会上,奇瑞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吕继志主动谈到了民族品牌的问题。他认为,奇瑞发展了3年,今年计划要产销10万辆轿车。每年将产销量翻一番,对奇瑞这样一个没有外援并缺少政策支持的企业来说难度很大,但奇瑞有可能做到这一点。

  奇瑞今年的发展速度多少有些令人吃惊,一年推出了三款全新的车型,这样造车的速度是一般的汽车生产厂家做不到的,奇瑞的劣势也成就了其优势,正是因为没有外资的合作伙伴,奇瑞可以充分发挥拿来主义的精神,委托国外的设计公司设计车型,拿别人的发动机装在自己的车上,自由度很高,效果也是事半功倍的。比起其他一些合资厂改个零件都要征求外方同意,奇瑞的自由度显然是很大的,而效率也比合资厂高得多。

  吕继志提到的一个观点:正是因为有奇瑞这样的民族品牌存在,才使得国内汽车的价格得以不断下降。在这方面,奇瑞的功劳很大,从当初8.8万元的轿车概念再到十多万元的配置齐全的中级车,奇瑞做了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事,这直接使合资品牌的价格直线下落,老三家在今年连续地降价与奇瑞今年1.7万元的大幅降价不能说没有直接关系。现在花十多万元能买到威驰、POLO这样品质一流的小车,与奇瑞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这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制衡作用,片面地扩大民族品牌的作用是闭关自守的行为,但一味地崇洋最终会使自己无立锥之地。虽然像奇瑞、吉利这些厂家生产的产品尚未臻完美,但这是一股势力,其不断地成长对外资品牌形成了有力的制衡作用,使其不敢在中国市场轻举妄动。

  一汽集团与大众合资了十多年,为什么要保住红旗品牌,制衡作用是关键的,有了红旗,一汽在整个汽车行业里才敢称老大,与外资谈判才有更多的底气。

  现在民族汽车工业的力量还很弱,但奇瑞这样的企业让我们看到希望,当这些企业真正可以与外资品牌对抗的时候,我们就掌握了主动权。(高晓宁)

(编辑:赵广喜)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