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汽车产业政策》缘何有争议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8月20日 09:13  北京青年报汽车时代

  近日,来自国家发改委高层的声音让那些拎着钱袋挤进汽车业的投资商清醒了许多。发改委认为,中国汽车确有过热之忧,并透露要于近日公开实施有利于规范中国汽车产业的新的《汽车产业政策》。

  早在4月底,《汽车产业政策》(草案)刚刚出台之时,各界人士,特别是外国企业对于该草案的反应就是业内关注的焦点。因为,草案之中许多条款都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发展自主汽车。对于外商来说,读懂《政策》也就读懂了今后在中国的投资风险。

  深思熟虑了两个多月之后,国际汽车巨头开始感到不安,并不约而同地在接受境外记者采访时批评新政策,甚至大众集团亚太区总裁雷思能尖锐地认为这一政策“不但愚蠢,而且跟不上时代”。(见《华尔街日报》)

  外商反对新政策草案,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一,草案中要求进口车和国产车选择不同的经销渠道;二,今后国产汽车中50%以上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外资进入中国,只能建立合资企业,且中方股比不得低于50%。

  显然,外国汽车从这份草案中看到了中国政府发展民族汽车的决心,而草案中的保护性政策自然也就成了外国人的担心,并成为其指责中国汽车搞非关税壁垒的理由。

  其实,对于那些急于要在中国取得较大发展的国际汽车巨头的指责,我们是能够理解的。毕竟,任何一个企业都有追求其利润最大化的权利。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会保护自己的幼稚产业,只是方式、方法不同而已。对于立志要在“2010年前成为世界主要的汽车生产国”的中国汽车,在不违反WTO的原则下,支持民族汽车工业的发展无可厚非。

  特别是在中国汽车产能过剩的隐忧之下,能有个宏观的《产业政策》调控,利大于弊。

  要知道,在对中国汽车未来的态度上,那些“刚在一个地方计划裁员4000人,就在另一个国家投资数十亿欧元”的外国汽车企业与我们有着根本的不同!

(编辑:赵广喜)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