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醉翁之意难测 跨国汽车公司为何在中国大举增资?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8月13日 09:29  经济日报

  一位媒体朋友来电话问,跨国汽车公司纷纷在中国扩大投资,对中国汽车工业有何影响,使我感到这还真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跨国汽车公司纷纷在中国增资扩能,首先是看好了中国的汽车市场。近10年来,中国汽车工业增长速度是国际汽车工业的10倍,特别是去年,中国汽车销售增长36.7%,其中轿车增长57%,今年上半年轿车增速不减,进一步达到82.44%。用大众集团董事长毕睿德的话说,“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惟一一个发展势头很旺盛的市场,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三大轿车市场。”在全球汽车总体生产能力富余30%的情况下,跨国公司不在中国还能到哪里去增资扩能呢?

  其次,中国汽车市场利润非常丰厚。

  最近有位经济界专家算了一笔账,中国一汽、东风、上汽“三大公司”2002年总共销售汽车185.25万辆,销售额总计1666亿元,实现利润192.6亿元,销售利润率为12%。通用公司2000年销售汽车823.5万辆,销售收入1846.32亿美元,实现利润44.52亿美元,销售利润率为2.4%。人均年产汽车,通用公司是23.33辆,中国“三大公司”是6.5辆,人均实物劳动生产率,通用是“三大公司”的3.6倍;销售额折合美元计算,通用公司是“三大公司”的9.23倍,而利润只是“三大公司”的1.9倍。这里还需要指出的是,中国“三大公司”赢利的最高部分都在合资公司。此外跨国公司还能从中国的合资公司赚取大量的技术转让费、散件进口等。今年上半年“三大公司”赢利167.5亿元,已经接近去年全年水平。在中国造车赢利比在他们国家造车高出数倍,本性就是在市场上追逐利润的跨国公司,能不怦然心动吗?

  跨国汽车公司最近一轮增资热潮,最早起始于戴—克,然后有PSA标致雪铁龙跟进,高潮则是大众掀起的。2000年9月,北京吉普特别董事会议通过决议,合资期限延长30年,戴克向合资公司增资2.18亿美元,并投入新的产品。次年11月15日,东风与PSA宣布,双方分别向神龙公司增资3.7亿元和6.3亿元,PSA持有的股份由26.9%增加到32%,同时将标致产品引入神龙公司。

  说实话,这两家公司的增资,有点像我们的“债转股”,含有企业“脱困”的意思,真正“甩开膀子大干”的是大众和日产。日产借道裕隆与东风合资,投资达到167亿元,大众先是2002年2月8日,时任亚太区总裁的比希霍夫在新加坡商务会上宣布,在未来5年大众在亚太地区的总投资将超过25亿欧元,其中80%用于发展中国的市场建设。当年4月上海大众合同续约,注册资本增加到63亿元,增幅达37%。上个月在一汽大众新工厂的奠基仪式上,大众集团董事长毕睿德更石破天惊地宣布:在未来5年,大众汽车集团对华合资企业的投资额将达到60亿欧元。大众在中国汽车市场的投资“火气”真是“步步高升”啊!

  对照1985年上海大众成立,双方合计注册资本仅有1.6亿元人民币,1997年标致由广州撤资,中国的汽车市场简直是“新旧两重天”啊!

  大众在中国的投资豪气冲天,是因为它既在中国得到了丰厚的投资回报,又受到竞争对手的严重挑战。近些年来,它在中国销售量高速增长,市场份额却在迅速缩小。2002年两家合资公司共销售了51万辆车,增长42.8%,但市场份额却由50%下降到38.5%,今年上半年,销量又增长了52.1%,市场份额却减少到不足34%。这一增一减,使大众看到了竞争对手咄咄逼人的气势,它的“早发优势”已经不能让它在中国市场上闲庭信步了。

  跨国公司想在中国获得更大利润,既合情也合理,比较令人费解的是大众公司一面拼命增资,一面又向竞争对手发出“警告”:几年内中国市场将出现产能过剩,可能成为第二个巴西。这让人想起了“公共汽车原理”,没上车的总想挤上去,上了车的就想快点关车门。

  中国如此好的大市场岂能让大众一家独享?最近关于其他跨国公司大幅度增资的消息,此起彼伏,什么通用联合上汽要增资20亿元,2005年产能要增加到20万辆,丰田在广东暗寻新的合资伙伴,投放最畅销的花冠和凌志本田与东风牵手武汉生产SUV,北京现代提前到2005年实现20万辆规模,现代控股的起亚在张家港再建40万辆工厂等等。现在东风本田的合作已经证实,其他传闻也说得有鼻子有眼,听起来有合理之处。

  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增资扩能,说明国内竞争更加国际化,也更加激烈。现在所谓市场竞争,差不多就是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的较量,他们的中方合资伙伴不过是呐喊助威,帮帮场子而已。正因为是跨国公司之间过招,彼此实力相当,谁也不敢掉以轻心,都会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一是加速推出新车型,占领更多的“细分市场”,所谓“与国际市场同步上市”,就是以更新的产品压倒对手。二是增资扩能,尽可能快的实现经济规模,降低成本,补充降价造成的利润减少。

  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竞争的加剧,最直接的受益者当然是广大消费者。市场上车的型号品种明显丰富了,车价大大降低了,人们可以花较少的钱,买到比较适合自己的车了,但同时也使本土企业的生存环境恶化了。跨国公司不仅技术和资金实力比本土企业雄厚得多,而且是在全球配置资源,它的产品开发能力比我们强得多,且有全球市场来摊销开发成本。当跨国公司把它的最新产品悉数拿到中国来,中国本土企业自行开发的产品就成了丑小鸭了。跨国公司的生产规模扩大了,成本降下来,本土企业的低价优势也将难以为继。如果说红旗夏利这些年日子已经过得很艰难,那么奇瑞、哈飞、吉利的幸福生活还能维持多久

(程远)
(编辑:李颜伟)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程远专栏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