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后合资时代:准备好了吗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8月04日 16:27  人民网-人民日报

  就像不久前续签了合作协议的北京吉普一样,一批在80年代初期合资的企业,已相继协议到期,进入后合资时代。是增资,是撤资?是继续由中方控股,还是外方增持股比?是继续保持原有的管理层,还是更多地引进外方管理专家?正成为越来越多的合资企业必须面对的选择——不久前发生的几件事,引发了人们对我国合资企业命运的关注。

  一是汽车行业第一家合资企业———成立于1983年的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宣布,其合资双方北京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与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签署了进一步加强与扩大合作的框架协议。双方同意新增投资2.26亿美元,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愿意在适当时候增加股本比例。在新的管理层里,总经理由外方担任,10名部门经理中有4位来自外方。

  二是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说,德国大众有意收购其在华合资企业上海大众、一汽大众。虽然德国大众立即出面辟谣,称这完全是歪曲被采访者本意的失实报道。但是,由此引发的控股权问题的争论,在汽车界很是热闹了一阵子。

  三是去年以来,我国吸引外资总额中,外方增资比例占据40%以上,在上海、广州、天津等城市,这一比例更是高达近50%。而在新批三资企业中,外商独资企业数量大幅攀升。以北京为例,去年一季度,在累计新批的213家三资企业中,外商独资企业有93家,同比增长1.3倍。以引进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为主要目的的合资,在走过了二十多年风雨历程之后,在中国即将加入WTO的前夜,向人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增资比例的提高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外方期望控股?这是否应该引起中方合作伙伴的反思?面对后合资时代,中国企业究竟应该采取何种对策?

  对中国市场前景看好,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带来的提高生产规模和技术含量的压力,决定了外商增资比例的提高

  “增资比例提高,说明外商对中国市场前景依然看好。”外经贸研究院研究员马宇认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最有潜力的市场之一,在加入WTO后,必将引发新一轮外商投资热潮。

  据介绍,目前,世界500强中,大多数工业企业已经在华成立了合资企业,以汽车工业为例,通用、福特、大众、戴—克、雪铁龙、菲亚特、#{8丰田8}#、本田……几乎所有的跨国公司,都已进入了中国。随着我国外商投资产业政策越来越宽松,外商市场准入的门槛和成本将有所降低,一些竞争性行业将在“入世”后逐步放松股权限制,这些都决定了外商增资比例的提高。

  从领域分布看,目前外商增资仍以加工业为主,第三产业只占约30%。原因有二:一方面,随着我国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在原来外商投资比较集中的加工业领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不管合资企业是赢利还是暂时亏损,不扩大生产规模,提升技术含量,就很难在市场中生存、发展。据统计,在1999年广州外商增资的338个项目中,加工贸易类企业增资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就占据了半壁江山。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增资项目中,资本密集性和技术密集性占据多数,而且与我国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领域基本一致。另一方面,在金融、保险等服务贸易领域,目前我国仍有许多限制。加上过去占第三产业投资大头的房地产行业不甚景气,第三产业增资比例不高,也是预料之中的事。随着“入世”后对外商投资在地域、经营范围的逐步放开,服务贸易领域外商增资趋势将日趋明显。

  扩大规模、提高竞争力的内在动力,以及体制、机制、观念、文化的冲突造成的外方经营理念和意图难以贯彻,决定了外方控股意愿的加强

  不仅新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希望在华建立属于自己的企业,众多中外合资企业,也逐渐把目光转向控股或独资。宝洁公司股权变化的传闻,就很有代表性。据称,该集团下属的多家合资企业股权比例发生了急剧变化。在一家合资厂,中方股份由最初的50%降到了1%,而且这1%也是在中方再三要求下才被象征性地保留下来的。虽然宝洁方面称这些公司股权比例在最近一年中没有任何变化,但是,综观中外合资企业的现状,外方控股欲日渐增强,却是事实。

  其实,控股并非新想法。研究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中国迅达电梯有限公司的历史,你会惊奇地发现,早在1984年,也就是合资仅仅四年之后,外方瑞士Schindler公司就提出了增资扩股的计划。虽然中方在控股权问题上犹豫不决,但最终还是在合资十五年之后的1995年底,双方签署了延长合资期限到50年、外方增资6.5亿元的新合作协议,Schindler公司的股权比例最终由25%提高到65%。

  掌握一家公司的绝对控制权,才能放心拿出“看家本领”,这本身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事实证明,在中方控股或者双方股权各占50%的合资企业里,外方确实缺乏引进关键技术的主动性。但是,根据“所有权优势理论”,越是高新技术企业,外方控股欲望越强烈,反之在一些传统产业中,特别是没有特殊核心技术的产业中,引进技术在外方是否控股中并不起决定作用。那么,是什么使外方有那么强的控股欲望?

  中方控股,非市场化的机制很自然会占据上风,加之在观念和文化上与生俱来的差异,中外双方在应变能力、发展战略、经营理念、管理方式等方面,就很难达到和谐。以迅达为例,在外方控股前,合资双方在企业发展战略上的矛盾竟达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外方希望增强企业的服务意识,电梯维修保养由公司承担,中方却一直强调生产的重要性;外方希望将收不回的账计入“坏账”,中方却担心这样做会导致企业亏损……另外,以中方为主、平均年龄高达58岁的企业管理层,也明显不适应变化的市场。克莱斯勒在北京吉普的遭遇也如出一辙。早在合资初期,外方就建议不分红,把税后利润拿来再投资,以扩大生产规模。可中方觉得当时市场供不应求,年产几万辆日子也蛮好过,没必要急着投资,不如把每年两三亿的利润拿出来实在。外方退后一步,要求单方增资。中方又觉得,股比结构发生变化后,即便仍然由中方控股,每年分红减少了,还是不合算。结果,90年代中期,吉普车市场发生了变化,车型没有及时更新、规模没有得到扩大的北京吉普,很快走向亏损。

  “合资———控股———独资”,外商投资趋势的变化,给走向后合资时代的企业提出了新的课题,反省二十年来的合资道路、抓紧提高自身实力、创造更好的合资环境,是我们面临的选择

  合资,本来是一种成本较低的合作方式。特别在进入市场初期,中外双方携手开拓市场,借助外方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中方对市场的熟悉和了解,有利于企业顺利度过合资之初的高风险期。即便在成长期,合资双方取长补短,也可以化解企业前进过程中的风险。这一点,以利益最大化为终极目标的国外企业,不可能不明白。可是,他们依然选择了控股或独资。这一结局,值得中方认真反思。二十年风风雨雨,合资企业在我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可是,“以市场换技术”为核心目标的合资企业,并没有完全实现它最初的夙愿。虽然伴随着企业融资渠道的拓宽,合资企业对外方资金的依赖程度在降低,但是,在不少领域,我们还是不可避免地依赖外方的技术。问题究竟出在哪儿,也需要我们认真探究。面对外方日渐增强的增资扩股趋势,简单地从政策上加以限制,恐怕不是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做法,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趋明显、中国即将加入WTO的今天。外经贸研究院研究员马宇认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必须搞清楚我们吸引外资究竟要得到什么。如果答案是增加税收,增加就业,引进技术,转换机制,提高水平,那么股权比例就显得没那么重要。当然,这一结论的前提是在竞争性领域,真正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和经济安全的领域,控股权仍是我们的最后屏障。

  其实,不管合资双方的分歧有多大,起码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把企业做大,获取更多利润。基于这一共同点,对于单个企业,不管目前经营状况如何,外方有增资扩股打算,中方不必如临大敌。

  当然,这并不等于说,中方企业就不用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了。毕竟,对企业的控制权是体现投资者意志的最直接反映。对于掌握了核心竞争力、又建立了良好机制的中方,掌握控股权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得已放弃控股权,也是为了能引进更先进的技术、学习更先进的管理经验,同时为了能更多获利。如果这些目标真能实现,并为以后独立运作新企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暂时放弃控股又有何妨?这恐怕才是中国企业迎接后合资时代的正确态度。(王政)

(编辑:赵广喜)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王政专栏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