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地方保护篱笆何时拆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8月04日 16:19  人民网-人民日报

  重庆的刘先生最近心情不错。年初就想买辆富康轿车的他,因想不通为何要加收几千元的外地产车辆入籍费,而迟迟未能如愿。2000年7月1日,重庆取消入籍费,终于让他圆了自己的轿车梦。据报道,取消入籍费以来,重庆主城区每天申请牌照的新车数量几乎翻了一番。

  地方保护何其多

  对外地产车禁行,加收城市增容费,公安部门不予上牌照,财政部门不给拨款,社控部门不批指标;对地产车免征地方性税费,提供诸如银行按揭、优先上牌照等多种优惠……提起在汽车消费领域中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可真是形形色色,不一而足。

  某市政府办公厅今年5月发文规定:“出租车换型排量必须在1.59升以上,首选车型是捷达轿车……更新捷达轿车,银行可提供按揭贷款,捷达轿车经销商免费发送计价器、安全网等。”

  某市政府办公厅今年2月在《关于加快城市出租车更型的实施意见》中规定:“换型的出租车排量在1.4升以上……对于年内更新的出租车,营运证使用期限延长6年。”这意味着该市原有的上万辆夏利出租车中的绝大部分,将于年底退出出租车市场。而动力性更强、符合环保要求、配置丰田8A—FE16气门1.3升电喷发动机的金夏利,将无缘进入该市出租车市场。

  如果说这些地方保护还有些“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话,有的地方做法就开门见山。1998年6月,上海出台新的汽车牌照费规定,每年给桑塔纳轿车1万辆的额度,在额度内每辆车收取2万元汽车牌照费;而其他车型上牌照则一律收取每辆8万元。此政策一出,桑塔纳在沪销量大涨,1999年1至10月,共销售桑塔纳44683辆,而同期富康轿车仅销售143辆。1999年10月,以汽车为支柱产业的湖北,也出台了回敬上海的报复性政策:凡在湖北购买桑塔纳轿车,一律加收7万元“特困企业解困基金”。虽说该事件在媒体的曝光和舆论的谴责下,以双方各拆“围墙”而告终,但透过事件本身反映出的各地在汽车消费政策上存在的问题,却值得回味。

  有一位经济学家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地方保护主义的这些案例,已完全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律。

  看来,壁垒森严的地方保护,不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且影响了地方政府的形象和信誉,更得不偿失的是,地方保护还违背了保护地方汽车生产企业的初衷。因为,封闭、割裂的市场,会破坏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必将导致我国汽车工业散、乱、差的“痼疾”的延续,恶化汽车消费环境,制约汽车市场的启动,到头来受害的还是汽车工业本身。可以说,地方保护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

  篱笆一定要拆

  地方保护的根源,是一些地方政府管理汽车工业和汽车市场的出发点,始终没有统一到汽车产业政策的高度上来。我国汽车工业目前亟须解决的是“散、乱、差”问题,要彻底改变100多家生产厂年产不到200多万辆汽车的局面,要迎接“入世”带来的挑战,就必须加速结构调整和重组,就必须启动汽车消费。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要形成一个统一的、竞争有序的全国性大市场。

  而目前我国的汽车市场,还充斥着浓郁的国家保护色彩。在没有完全对外开放的情况下,对内开放也似乎成了一厢情愿。另外,地方保护确实能给当地带来期的、局部的利益。一些地方政府热衷于追逐眼前利益,地方保护措施不断花样翻新,也就不足为奇了。

  重庆主动取消地方保护措施,关键是摆正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据介绍,入籍费每年可以带来3000多万元的财政收入。可是,作为一个将汽车作为支柱产业的直辖市,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前沿,怎能因为眼前的几千万元,而给全市开放开发的大环境蒙上污点?开放是相互的,要发展汽车工业,自己不首先树立一个开放的心态,有何脸面去要求别人?

  看来,拆除地方保护的篱笆,转变观念要先行。“入世”在即,中国汽车市场很快将融入国际大市场中,到那时国内的市场割据也将难以存在。迟早要摒弃的东西,不如早一点主动抛弃。(王政)

(编辑:赵广喜)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王政专栏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