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寻访第一个告别亚运村市场的专卖店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7月03日 09:32  京华时报

  “很多目前北京颇有规模的汽车专卖店都是从在亚运村轿车交易市场‘摆地摊’开始的”,后来成为神龙京津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的王辉宇告诉记者,自己从1995年开始就在亚市卖车,可以说是亚市成长的见证人。他还是第一个离开亚市另起炉灶的经销商。

  选中富康

  王说,那时候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就是在一大片空地上摆摊设点,自己的摊位有9平方米大,每月的租金是7 8千元。当时汽车品牌不是太多,但同一品牌的市场进入者很多,因为没有什么特别的服务项目可以施展,价格便成了竞争的惟一手段。王告诉记者:“当时的价格竞争才叫刺刀见红,一辆车挣几百块钱,跟谁说谁都不信。”

  王辉宇当时大学毕业刚刚一年,之前在深圳工作过一段时间。在亚市众多的经销商中,王是学历较高的,但单纯的价格战,王感觉没有太大施展的空间,开始摸索另外的销售模式。

  从现在的亚市东门向南走500米,就是神龙京津专卖店的位置。1998年9月,投资100万元的神龙京津汽车销售专卖店开业,王成了第一个从亚市走出来的营销商。因为离亚市很近,王保留了在亚市的摊位,很多客户就是直接从亚市拉过来的。这个客户资源优势奠定了神龙京津后来的崛起。

  为什么选择神龙的产品?王辉宇解释说,富康1996年才投放北京市场,大多数经销商不看好富康这个新品牌,而对捷达桑塔纳则趋之若鹜,王认为自己太年轻,竞争不过别人,所以剑走偏锋,选了富康这个“冷门”。不想歪打正着,因为竞争者少,销售富康的利润反而高得多。很长一段时间,卖其他品牌的经销商都很疑惑地问王辉宇:“一个月卖十几台,能挣钱吗?”王说,有一次实在忍不住了便脱口而出:“我卖一台的利润顶你卖10台。”

  艰辛起步

  1998年选择建专卖店,王辉宇正好赶上了国内私家轿车市场开始兴起的第一趟班车。他说,1998年是汽车销售的一个分水岭,1998年之前以公车市场为主,1998年以后,私人购车逐渐占了主体,相比汽车交易中心,拥有更高信誉度的专卖店很快在私人购车中显现出优势。

  但小环境却并不有利。1998年,北京市出台新环保政策,要求汽车厂家必须在1999年1月1日之前销售掉所有化油器库存车。这一政策对于神龙京津无异于当头棒喝。王介绍说,那年神龙京津每卖一辆车要亏损3000多元,而直接的后果是公司开业4个月账面就出现了近80万的政策性亏损。王说,之所以“赔本赚吆喝”,是要和厂家建立良好的联系,以便在市场好的时候能从厂家手里拿到更多的车。而当年的亏损,直到1999年底,才由神龙公司部分给予了弥补。

  随后的1999年,伴随环保政策的出台,汽车市场也逐渐滑向了低迷。很多经销店都感受着寒冬。关键时候,神龙京津采取了加强内部管理,降低、控制经营成本的措施,并在销售上积极开拓风险较低的私家车市场。王辉宇介绍说,1999年神龙京津销售了713辆富康,比上一年翻了近一倍,公司不但扭亏,反而取得了同行业中较好的效益。

  只做销售?

  神龙京津长期以来只有销售一个环节,但无论车市火爆还是步入“谷底”,销售量都能稳步提升:1999年销售713台,位列全国销售排名第15位;2000年销售758台,位列全国销售排名第12位;2001年销售1200台,位列全国销售排名第7位;2002年销售2000台,位列全国销售排名第4位,2003年至今列全国销售排名第1位。跌宕起伏的汽车市场,当年在亚运村与王辉宇一起“练摊”的经销商今天已经所剩不多,与神龙京津一起争夺市场的专卖店到今天有些也“几易其主”。王辉宇告诉记者,市场好的时候,京津的销售量显不出来,市场在下跌的时候,才能显出京津卖的好,原因是京津不依附于大市场和汽车生产厂,除了卖车之外,服务是有章法的。

  对于王辉宇来说,这个章法可以理解为对企业发展的冷静态度,也可以理解为服务水准的独到。为了延伸出更多的服务内容,2002年神龙京津在西三旗兴建了一个全新的4S店,王辉宇认为,未来的汽车销售更核心的工作将集中在维修保养和服务上,而销售只是第一个环节。

  还在努力提升业务水准的神龙京津亚运村分店,今天看来店面的确有点小了,业务也相对单一,但毕竟这是从亚市走出来的第一家汽车专卖店,王辉宇对记者说:“从亚市里站出来的毕竟是少数。”

  (武卫强李婷)

(编辑:李颜伟)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购车参谋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