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品牌的价值何在?有感于中国汽车企业的缺少命脉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6月09日 11:26  中国汽车报

  一双美元的运动鞋增值110美元,为什么?品牌的价值

  10美元开发产品听着多,但是我们搞“星”和“弹”花了多少钱?关键在于缺乏自信

  洛杉矶报载“3-5年跨国企业将拿下大陆逾半零售市场”,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陈亨毅博士在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产品开发集团工作36年。自20世纪80年代初受邀请第一次到中国讲学,曾先后14次到中国的一汽、东风等企业介绍有关汽车产品开发的技术问题。如今,陈亨毅博士已经退休,退休后他有更多的时间关心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并撰写了此文,谈了他对于企业产品开发能力的几点看法。

  我在有机会先后到一汽、东风等企业参观、讲学后,感觉到中国汽车业界对产品开发的观念和信心尚有诸多不足。以我多年在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产品开发集团工作的体会,我认为:产品开发能力是企业和经济的命脉。

  中国要取得经济的成功必须要有自己的开发能力和品牌

  标题这句话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莱斯特瑟罗所说。他当然不仅说的是汽车产业,但我认为这句话对汽车产业尤为重要。这位学者说,从近期看,中国可以依靠他人在世界其他地方推销在中国制造的产品;但从长远着眼,中国的经济成功必须要有自己的品牌,必须要有在全世界为自己的产品开拓市场的能力。两个“必须”的理由很简单,他以在中国生产一双运动鞋10美元到美国卖120美元为例,说明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如何生产,因为谁都可以生产它,而在于如何销售它。事实上近年中国鞋业已经尝到没有品牌和设计能力去开发市场的尴尬,大陆每年生产60亿双鞋,平均出口每双只卖2.5美元,而换上外国品牌后身价成十倍、百倍增长。可见没有前端的产品开发能力,也不会有后端的市场开发,只满足“在中国制造”的结果是投入多积累少,长期这样下去自然不可能取得经济的成功。因此,必须学会产品的开发并用自已的品牌去开拓市场,实现真正的“中国制造”,抓住前后两端,才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取得国家强盛和人民富裕的目标。否则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有陷入被边缘化的危险。

  英国“经济学人”出版的“世界经济调查”也进一步说明这个道理。此报告说,21世纪的汽车工业和过去不同了。过去土地、厂房、设备是成本的主要组成,今天则已经被颠倒过来,由职工的知识和技能的无形投入———创造性的产品开发水平、品牌商誉、创新性的营销手段和销售技巧———平均占汽车价值的70%,在今天和将来对经济发展起关键作用的是产品开发和销售等智力因素而非其他。说得坦率些,谁都可以制造,今天跨国企业由于大陆市场大、劳动力廉价在中国制造,明天可以在X国制造,那时中国庞大的剩余劳动力将是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如果被眼前利益所蒙蔽,企业只想近期利润,政府只关心经济增长率有可能应验: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中国古训。这当然是全世界希望中国能健康发展的人所不愿见到的。

  21世纪的全球竞争不仅延续上世纪资源的争夺,更重要的是围绕知识产权的争夺。中国政府主张科技兴国,这也应当在大陆的汽车工业中落实。顺便说一句,在大陆听到一些官员和人士常说中国目前劳动力廉价是“优势”。这大概是口误,据我所知劳动力便宜是可以充分发挥作用的经济实际,但不可误认为是“优势”。否则岂非在鼓励劳动力素质低,产品技术含量低,劳动生产率低吗?

  总之,能否培养起中国的产品开发能力,逐步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和品牌不仅是中国企业的命脉,也是中国经济的命脉。不掌握关键产业的核心技术,不仅经济上吃亏,也很难有经济的自主权,而经济的自主又是国家自主权的基础。

  中国大陆的汽车工业自主产品开发有可能吗?

  上面讲培养产品开发能力的重要性可能不大会有人直接反对。但肯定有人会说,这仅仅是个不可能实现的良好愿望而已!这种意见更加需要研究澄清。

  有位大陆的官员转述1999年美国一汽车分析专家的话说,今后世界的汽车企业仅能幸存六家,中国想成为第七家吗?能成当然好,但可惜没这个实力。这是个有代表性的意见,表面上既说了“当然好”又实质上说了“没可能”。在美国还看到大陆的一些有关加入WTO后如何应对的讨论文章。有些文章似乎是颇有些影响的人士所撰写,看过后有些惊讶。吃惊的是这些文章断言大陆的汽车工业已经丧失发展汽车工业的历史机遇,无可奈何花落去,今后只有在WTO的框架下自觉主动融入汽车工业现存的国际分工体系。这种观点载着“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虚幻光环,而其核心是宣传让外国跨国企业在中国制造汽车和中国企业在中国制造汽车,效果是一样的。似乎让跨国企业投资既省了大量的国内投资又避免了投资风险,何乐而不为?!这种观点实质上说自主开发不但“不可能”而且“没必要”。

  我不是经济学家,不打算从跨国企业理论和国际经济学的角度去讨论,但这种观点和我生活了大半生的美国的价值观大相径庭。美国的社会对美国的国家利益、本国企业的竞争力和竞争地位看得很重,最近保护钢铁工业即为明证。但大陆有些人却相当超前,好像民族、国家是落后观念,他们已经进入世界大同的全球化境界。似乎中国应当从全球的资源优化配置考虑,争取跨国公司转移过剩生产力到中国,岂不是多赢?我认为这是个危险的误会。当今世界仍是弱肉强食的世界,英、美、日先后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的基础和前提是他们技术领先,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和品牌,而不是因为它们落后,有转移先进生产力的市场空间。对个人和企业短期利益而言,攀附骥尾也许一时得利而被称为识时务的“俊杰”,但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却决不可不战而屈甘附骥尾。中国要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还要有很长的路,不自己努力创新而寄期望于食人牙慧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发展。百多年来中国一直在努力学西方的经验,目的是国家民族振兴、独立自主而不再仰人鼻息。纵观历史,成功属于努力奋斗、开拓创新、不断进取的个人和民族,决不属于囿于短期利益所谓“识时务”的个人和民族,本人在海外大半生对此深有体会。

  我作为曾长期在产品开发集团工作并对中国汽车工业也有一定了解的技术工作者,在此说一句话:汽车的产品开发并非中国大陆力所不及、高不可攀的事,却也不是几个月出图纸赶什么节日报捷的事。

  从技术角度看,由于汽车传统技术日臻成熟,辅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今天汽车产品开发不仅更科学、更迅速,开发费用也大幅降低。可以说,目前要培养产品开发的技术队伍掌握现有的技术,比过去不是更困难花费更多,而是更容易更省钱了。听大陆有人说外国开发新产品动辄十亿美元,中国企业哪有这个实力去搞开发?大陆说这种话的人,大约并不清楚宣传的十亿八亿具体内容是如何构成的。我只想反问一句,大陆搞“星”和“弹”花了多少钱?我虽不知道,但肯定比美国少得多!否则也是中国国力所不及,同样的道理对中国其他开发也适用。美国某汽车界人士早就说过,中国花费在进口汽车上的钱早已足够用来开发自已的汽车,中国的问题首先是缺乏自信。

  观念、体制和开发的资金

  有人说大陆搞汽车产品开发非不能而是不为,也有相反的意见说非不为是不能。见仁见智,孰是孰非?依我看,从近期企业状况是不能,但从长远看如要中国经济成功则是不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营造从不能而无为到可能而有为的氛围和环境,而不在于开发的技术难度如何。这需要重新认识,改变观念,进行体制改革与方法的创新。

  最近在互联网上看到消息,说中国的企业距500强更远了。原因是规模与赢利能力差距拉大,可见不仅是汽车工业存在分散问题。过去有人说大陆的经济是诸侯经济,国营企业与省市都是不同的利益集团。我对大陆了解得少,对此百思不得其解,原以为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肯定能实现资本集中而达到生产集中的目标。近年来才知道,实际是各吃各的饭,各有各的利益,难怪团结不起来,这么容易被跨国企业各个击破了。听美国的朋友们议论说,中国的汽车工业经常出现矛盾的政策信息和实践,看不清楚有什么完整的长期发展哉略。这大约也是由于企业和地方各行其是的结果。

  多次到一汽、东风的印象,似乎是阻碍生产力进步的旧体制并未有实质改变,只是强调市场的作用后,企业和地方各行其是似乎有了公开合法的根据,还有强调企业的自主权,政府也就可以减责免责了。“二战”后,汽车企业已经不可能依靠自身积累来实现发展,这是世界公认的常识性结论。常听到大陆汽车企业说资金不足,和美国的朋友议论,他们感到不可理解,在他们以市场经济的角度看来,中国的汽车工业有如此好的市场前景,不可能缺资金。近年来我才慢慢知道了,原来旧的体制在破而新体制尚未形成,有些青黄不接。国家对竞争性行业不再投资,又限制民间资本进入,于是企业将希望寄托在引进外资就顺理成章了。还听说引进外资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改制,减免旧体制的羁绊。难怪团结不起来,这么容易被跨国企业各个击破了。洛杉矶近日报载“三至五年跨国企业将拿下大陆逾半零售市场”,同时“美传统的八大企业亦准备瓜分中国的市场”,但愿这会引起有关人士注意。在跨国企业的卵翼下可以避免旧体制羁绊和不合理的行政干预,我们这些在海外跨国企业工作多年的人听起来有些苦涩,颇不是滋味。看来还得加快加深中国大陆的体制改革步伐,中国大陆的汽车工业需要重组,如是国家出面重组则有违市场作为资源优化配置的概念,若真正让市场力量重组又意味着让外国跨国企业成为重组的主角,又感到不好向国人交待。决策者处于困难之中,我看怎么样做有利于民族振兴才是最大的原则,不要被形而上学的虚幻概念牵着走,以为一个企业分为两个似乎就有了竞争,有了充分竞争,一切都会在市场的优胜劣汰的作用下变得光明起来。这种认识在当今世界是过于天真的童话故事。作者:(美)陈亨毅博士

(编辑:赵广喜)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