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真正的“大”汽车时代即将到来:中国准备好了吗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3月26日 11:38  中国经济时报

  居民收入高点

  与汽车价格低点何时相遇

  “中国经济正步入一个新的较快增长的周期”,在近日举办的“中国产业发展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部长刘世锦向与会者展示了“中国产业增长景气指数分析和预测系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作出上述判断。

  该研究发现,中国已逐步形成了几个高增长产业群,其中汽车工业和房地产业最具典型意义,在汽车工业快速增长拉动下形成的“汽车族”高增长产业群,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12%左右。

  刘世锦表示,这些产业呈现出“系统性变化”,开始进入新的“增长通道”。

  国家信息中心发展研究部副部长徐宏源认为,当人均GDP由800美元向3000美元过渡时,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将步入一个高速“增长通道”,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说叫“大道定理”,外在表现为汽车、房产及服务业等行业快速持续增长。

  汽车消费市场一旦启动,往往能释放出惊人的能量。2002年,中国汽车产销量突破300万辆,提前3年实现国家“十五”规划,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中国汽车业已经迎来了“大”发展时代呢?

  北京汽车工业发展研究所首席分析师贾新光说:“还没有。去年的发展还算不上‘井喷’,再过几年,中国汽车业有望出现真正的‘爆炸’式发展。”

  贾新光说,国家信息中心做的汽车购买力模型研究显示,国内巨大的购买力已经和正在形成。一方面,居民收入曲线在不断上扬;另一方面,汽车价格曲线却在不断下滑,到2006年左右,当收入的高点与价格的低点发生碰撞时,想像一下会发生什么?

  “到时候不管发生什么,都不要觉得吃惊。”他说。

  2003年:“日子”可能更红火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杨建龙博士通过建立预测模型,经过精密测算及分析后预测:2003年,国内汽车业的增长速度将维持在18%-20%左右,上半年可能有小幅度回复,下半年将保持较高速的增长,全年增长速度较去年将有所回落,但产销总量将再创历史新高。

  持类似观点的部门及专家较多,国家信息中心、汽车工业协会、原国家经贸委均预测今年汽车总产量的增长率为20%左右,理由是:今年的市场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多年持币待购积蓄的能量,在去年已有较集中释放等。

  也有认为不会回落,会继续保持高增长的。贾新光认为,今年的增长速度不会低于2002年。

  他说:“今年1月,汽车产量达32.7万辆,实际增长61.31%,单月产量超过2002年最高月产量水平,这表明市场还在扩大;现在许多车型供不应求,有的订单已经排到下半年,这表明供求紧张;今年有40多款新车上市,将进一步激活市场等等。”

  贾新光认为:“2003年的增长速度将超过30%,甚至有可能达到40%,汽车总产量有望达到400-425万辆。”

  记者在北京北方汽车交易市场,随机询问了5个正在看车的消费者,2个认为今年的车市会更火爆,2个认为可能差不多,1个说不如去年。

  记者问他们为什么打算今年买车?1个说没啥等头,1个说女朋友催的,有3个说本来就想买,再看到朋友都买了车,心痒。

  汽车业大“井喷”:

  中国现在还没有准备好

  美国通用公司总裁预测,到2020年,也许是在更短的时间内,中国汽车市场就将达到美国目前1700万辆的规模。也许,这才是中国真正的“大”汽车时代,但我们准备好了吗?

  “中国还没有准备好。”贾新光说。

  “看看2002年汽车市场高速增长的业绩是谁的就知道了,最大的赢家恐怕是跨国公司及跨国公司的本土化产物——合资企业。在利益的分配当中,现实的情况是:合资企业吃肉;国有企业啃骨;民营企业喝汤。”

  他指出,在这些业绩的背后,还有一些令人担忧的数据:一是CKD产量大量增加,2002年政府统计的就有10多万辆,占轿车产量的1/10,对国内轿车业冲击巨大。

  二是国内汽车的价格仍然虚高,去年全行业产值增加34.92%,销售收入增加34.17%,在平均价格下降10%的情况下,利润总额却增加了66.04%,利润是从哪里来的?虚高的价格成为一层保护膜,但好日子还有多长?

  三是整体竞争力弱,106家汽车厂中,2002年有25家产量下降,21家产量为零,5家增长在10%以下,占48.1%。

  贾新光认为,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汽车市场还有许多不足:从宏观决策来看,要不要发展私人轿车的争论都还存在,连《汽车产业政策》都难以出台,也没有统一的《汽车法》和《汽车消费者保护法》,没有汽车认证制度等,高端制约因素仍未消除。

  从使用环境看,城市交通的发展战略不明确,发展私人轿车还是公共交通争论不休,某城市最终的汽车容量有多大?如何调控?也没有论证,更没有具体措施。

  从消费市场看,目前私人汽车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沿海大城市,呈新月形,这说明:中国的汽车市场还没有完全形成应有的规模;中国汽车市场普及过程要很长;对汽车的需求差异很大等。此外还有如税费繁杂、地方保护、行业垄断等等诸多问题。

  商务部部长、原外经贸部副部长吕福源提醒说,2002年的的成绩带有很大偶然性,过渡期很快就过去。

  国家计委副主任张国宝警告说:切切不可估计过高,切切不可放弃忧患意识,切切不可轻言应对了入世的冲击;汽车工业的散乱没有改观,而且越演越烈;零部件是中国汽车工业的软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曾有一段著名的13问:城市规划在多大程度上考虑私人轿车了?我们能与国际对手一争高下吗?增长的蛋糕谁来分?我们准备好了吗……

  在大好的发展机遇面前,我们是否应当常常这样问问自己?(本报记者曾业辉)

(编辑:赵广喜)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