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造百姓买得起的车 也说国产品牌争戴“洋帽子”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2月19日 11:32  经济日报

  程远

  最近有细心人发现,中国的合资汽车品牌在争相戴“洋帽子”。分明是外国血统的“中国版”产品,却要用外国品牌来向消费者“邀宠”。

  表面上看事情的主导方在消费者一面,因为是消费者渴望买进口品牌,厂家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才不得已而为之。那么为何中国的消费者就不能像韩国人一样“身土不二”,对本国产品有一种特殊情结呢?是中国人缺少爱国之心,还是民族文化使然?我曾两次考察韩国汽车工业都探讨过这个问题。

  客观上讲韩国政府的确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对购买进口车的人,凡是官员就查查他是否受过贿,凡是企业家就查查他是否逃过税。想想看,天下谁人不怕政府找茬?但根本的问题还是在汽车工业本身。韩国的汽车企业起步就力图“造自己同胞买得起的车”,同样档次车,国产的就比进口的便宜得多。一般平民百姓谁不想图个实惠,辛辛苦苦挣来的钱,谁不知道心疼?国产车价廉物美,谁不喜欢?即使档次不高,符合自己的经济收入水平,当然优先选择。韩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我看最重要的是其产品价格比进口车具有竞争力,还是市场说了算。

  对照我们的汽车企业,不从国情出发,盲目搞“高起点”,不造自己同胞能够买得起的车,造出的车价格比国外同档次车贵好几倍,甚至十几倍,还明目张胆地搞什么价格同盟,“坦言决不降价”,和外国人联手赚自己同胞的昧心钱,从而失掉了国人的信任。大家觉得花高价钱买合资企业的产品,不如干脆等加入世贸后买进口车,从而使中国汽车失掉了迅速做大的机会。这就是厂家曾经为之忧虑的“持币待购”,失掉了国人信任的汽车企业,反过来千方百计往国外品牌上贴,以挂国外品牌为荣。夏利2000上市后分明是市场运作不好,产品介绍不到位,却非要说是“品牌不该叫夏利”,后悔没有打丰田的品牌。现在夏利2000已经为市场所接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明白,品牌只是一张皮,重要的是“性价比”。去年以来夏利2000一直供不应求,说明当初想用它提升夏利品牌的目标已经接近实现,现在却像躲避瘟疫一样地回避国产品牌“夏利”。已经人人皆知的夏利2000自动挡上市,硬要更名叫“雅酷”,一边告诉媒体“不要和夏利2000联系在一起”,一面又给人解释:“就是夏利2000的自动挡”。

  现在不仅北京吉普新下线的“速跑”,以能用三菱品牌感觉特别牛气,并以此来压国产品牌长丰猎豹,而且像富康这样已被中国人广泛接受的品牌,也正在被淡化,给并非原装的产品起一个“十分外国”的名字:毕加索、爱丽舍。这不仅令人想起天汽总经理林引曾发过的一句感慨:“中国汽车企业能不能生存,并不在于你是谁,而在于你背后站着谁。”

  还有所谓“与国外同步上市”的产品,就更缺少了自我。有的是国外公司的原装货,有些“国产轿车”连中文译名都不用了,干脆用外文原文,被媒体曝光的北京现代,连四大工艺都没建成,就开始突击“生产”轿车,就有点自欺欺人了。

  我非常欣赏安徽奇瑞的想法:一定要拥有自己的技术,一定要有自己的品牌。奇瑞公司是个没有外资背景的企业,开始甚至连准生证都没有,只是因为他们艰苦奋斗的精神感动了主管当局,批准他们用20%的股权送给上汽,换得了上市销售的资格。他们完全自主开发的产品,由于有一个很好的性价比,立即赢得消费者的欢心,当年不到10个月就销售了1.5万辆,去年更一举突破5万辆。奇瑞的实践证明,在当前的条件下,中国人能够自主发展汽车工业。

  奇瑞董事长詹夏来和总经理尹同耀认为,现在世界上有三种资源可以为我们所利用,一个是外国的汽车设计公司,一个是外国的技术人员,一个是国外的模块式供货平台。由于目前世界经济很不景气,跨国公司的汽车生产能力大大富余,很多国外汽车设计公司没有活干,技术人员正当年富力强,就被迫退休。而中国经济一枝独秀,汽车市场潜力巨大,国外的汽车设计公司纷纷到中国来寻找机会,很优秀的技术人员都愿意来中国“打工",而且要价都不高。我们手中的市场是全世界最为稀缺的资源,中国企业便成了香饽饽,谁都不敢怠慢。

  奇瑞正是利用了这个机遇,确定了下一步发展目标,然后雇外国优秀技术人员为他们干活。把要上的项目分成几段,只“买”其中难度最大的部分,而且要求中国人跟着一块干,包教包会,真所谓“做了衣服,还要学会裁缝”。这种做法又不同于华晨和哈飞,把整个车型交给一家国外设计公司设计,只花很少的钱,却能开发出几大系列产品,不仅有产权,而且还有知识。现在可以说,奇瑞手中储备的产品数目,没有一家合资公司可以与之相比拟。中国汽车的独立自主,看来要寄希望于奇瑞这样的企业了。

(编辑:)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程远专栏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