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痛并快乐着--中国轮胎市场综合调查(上)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1月16日 17:46  车主之友
痛并快乐着--中国轮胎市场综合调查(上)

  随着国内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与汽车相关的行业和市场也变得日益活跃起来,汽车轮胎作为汽车的一个重要零部件,直接与路面发生着接触,不仅担负着承载、滚动的作用,而且通过其花纹块与路面产生的磨擦力,成为汽车驱动、制动和转向的直接执行者。所以,轮胎作为一种重要的零部件和需要经常更换的消耗品存在于市场上,关于它的竞争也就变得日益激烈。但是,由于目前国内轿车市场的超速膨胀,一批可以说是完全不了解轮胎为何物的产品客户正在迅速成长起来。市场经济学中有这样一句谚语:盲目扩张未经培育的市场是危险的。于是我们有了以下的疑问:目前各轮胎品牌的生存状态如何?消费者对这些品牌的认知程度如何?轮胎经销商们对这个市场和各个品牌的反映又如何?一连串的问题在我们的心中形成。为了揭开心中的这些疑问,我们对消费者、经销商和轮胎配套生产厂进行了不同方面和程度的调查。

  新增用户市场的不成熟

  调查的开始我们选择了从最基本的轮胎直接用户着手,在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和知名汽车品牌的4S店中随机走访了50名车主和准车主,问题主要集中在轮胎品牌基本知识和选装常识两个方面。得到的结论并没有出乎我们的意料:94%(47位)的调查对象表示购车并不考虑轮胎品牌;88%(44位)的调查对象认为原车配备的轮胎值得信任;64%(32位)的调查对象认为如果换装轮胎,还将选择原车配套品牌;48%(24位)认为换装宽胎对车辆有好处;36%(18位)的车主对轮胎知识一无所知。许多人面对轮胎的基本使用常识,一脸惊讶,连连摇头。

  顽疾仍在

  通过对轿车轮胎生产厂家和经销商的调查,我们把目前市场上的轿车轮胎产品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国产轿车轮胎、进口轿车轮胎、合资厂轿车轮胎。这三部分中,国产轿车轮胎以回力为代表,双钱、风神、三角等几十种品牌共同存在,在这些品牌中以回力品牌市场口碑最好,造成这个印象的原因主要集中表现在回力轮胎的耐磨方面,它比较适合于国人在轮胎的选用上还以耐磨为主要选择标准,而回力轮胎恰恰以耐磨著称。进口轮胎中以米其林、固特异、倍耐力、邓禄普、横滨等国际知名的大品牌为代表,他们以国际著名品牌的高性能和高端的价格占据着市场中的高端市场,在高档进口车轮胎的更换上,他们占据着先天的优势。在合资品牌中,普遍的市场销售情况较好。普利司通和固特异的合资厂分别位于天津和大连,他们以灵活的经营方式和良好的售后服务在经销商中拥有着较高的支持度。轮胎历史上的"巨人",合资厂位于沈阳的国际大牌米其林则一贯以优质、舒适的产品和先进的技术赢得客户。

  中国是继美国、日本之后的第三轮胎生产大国,年生产轮胎近亿条。然而,当我们一脚踏人国际轮胎大国的门槛之时,却迈不进国际轮胎强国之列。令国人尴尬的是,中国轮胎除了生产总量在世界占优之外,其轮胎档次、轮胎质量、企业生产规模与美、日、韩等轮胎强国相比都相形见绌。究其原因,其中不规范的营销市场是阻碍中国轮胎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业内人士指出,轮胎易货、轮胎理赔、废旧轮胎销售是国内轮胎市场的"三大症结"。

  英国著名的市场研究机构LMC国际公司在其全球轮胎年度报告中指出:2001年的轮胎原配胎及替换胎生产和销售均不如上年,轻型汽车轮胎的原配胎销售量下降2%,重型和中型汽车轮胎在配胎销量则下降超过10%。这给中国这个轮胎生产大国的销售市场造成强大冲击,轮胎出口严重受阻,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跌势,2001年实物交货量和出口交货值分别下降11.8%和7.79%,出口减少381.7万套,造成库存上升,轮胎产量严重大于市场需求。在这种大的经济环境下,原本经营举步维艰、管理粗放的某些国有轮胎生产厂的生产更是雪上加霜。为了维持生产,只好采取最原始的经营手段--易货,用轮胎换取原材料。这种缺乏理智的生存策略直接导致的是轮胎价格和市场的混乱。

  在对轮胎代理销售商的采访中,我们发现越是在售后和理赔方面把关严格的国际知名轮胎品牌,经销商中对其越是颇有微词。集中表现在其产品的设计理念同国内实际的路况有所差异,从而造成有的客户在更换新轮胎后由于路面的原因不久便出现胎侧起包等"水土不服"现象,客户误认为是产品的质量问题而寻求赔偿,厂家严格认定为使用不当造成,从而出现了理解上的差异,造成了客户和经销商对其产品的不满。这些问题正是长久以来国内轮胎生产厂家大量利用"放宽理赔"等不正当促销手段抢占市场所产生的后果,正规市场的培育很难,但缺乏正规竞争的市场一旦成为主流,将对整个行业造成非常深远的隐患。

  中国既是轮胎生产大国,也是轮胎消费大国,每年生成的废旧轮胎多达3 000余万条,而这个数字并不包含第二次上路行驶的废旧轮胎和"二手胎"。面对这庞大的废旧轮胎市场,国内轮胎企业在废旧轮胎处理上,显然缺少自我保护意识和环保意识,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大做"废胎文章"。许多企业对废旧轮胎、残次品轮胎不是一次性做破坏处理,或去制造再生胶、胶粉,或卖给定点轮胎厂,而是直接将商标割掉出售给轮胎商贩。这些问题在对补胎小店的走访中,经常可以在店主的侃侃而谈中听到。

  到底是谁的市场?

  为什么汽车工业在世界各国中都占据着主要地位呢?老生常谈的问题已经不必再说。入世以来,随着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逐步降低和消失,目前国内的汽车市场呈现出一片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对于汽车带动的直接产业,国内的橡胶和轮胎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约有大小轮胎企业376家(不包括规模极小的企业),年产量已达到13 000万套,居世界第3位。但是多年以来,已有美国、法国、日本、德国、意大利、韩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著名轮胎品牌在我国登陆,许多著名品牌轮胎还在我国开设了专卖店或专营柜,使国内高档轮胎市场几乎全部被进口产品所垄断。在全国驰名商标中,仅有山东的"三角"牌轮胎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当然,这中间确实有许多原因:缺少制造世界名牌的经济实力、缺乏品牌和质量意识、研究和开发费用少导致缺乏创名牌的物质基础等等,但国内的地方保护主义和不正当竞争同样不容忽视。

  面对当前我国轮胎行业的现状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面对我们的这块还需要耐心"浇灌"的市场,我国的轮胎企业要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向国外大轮胎企业学习,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本身的品牌意识,全力以赴地树品牌创名牌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扩大企业在海内外市场上的影响。(执行:王威、张翼、李洁策划/文:王威)

(编辑:郭海霞)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