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汽收购华晨:没有真正开头和结局的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12月13日 10:06  经济参考报

  “黑马”华晨注定要成为今年汽车业内外关注的焦点,自中华轿车获得“准生证”、仰融被免职和大股东资产划归辽宁之后,最近又有传闻说“一汽将入主华晨”,此消息是真是假?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最近一段时间,“一汽将入主华晨(全称为“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英文简称“CBA”)”的消息被炒得沸沸扬扬,有媒体甚至为其“设计”了收购的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最后的结果是一汽“通吃”金杯、中华和宝马

  那么,“一汽将入主华晨”的传言从而何来?可能性究竟有多大?记者日前与业内外众多重量级人物进行了交流。

  风从何来

  俗话说:“无风不起浪”。那么,“一汽将入主华晨”的“这股风”是哪里来的呢?

  据说,始作俑者为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中国事务所总代表服部悦雄。

  这位在中国曾一度失落的日本人是一位“中国通”,能讲流利的汉语。5年前曾任日本丰田公司中国事务所所长一职,因为“内部原因”撤回日本总部后,去年又在丰田高层的支持下重返中国,出任日本丰田公司中国事务所总代表。

  在经过多年研究之后,他坚持认为,丰田公司要想在中国获得成功,必须跨过天汽这个“不争气”的合作伙伴,与中国政府支持的一汽、二汽或上汽联手,获得政府最优惠的政策。

  重返中国后,他在征得丰田高层的同意后,迅速实施这一“重大使命”。不到一年,便“开花结果”,今年6月14日,一汽重组天汽,8月29日,丰田跨过天汽,终于与一汽联手。有人说,这两大重组一开始就是丰田这只手在后面操纵的,这种说法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并不为过。

  在成功推动“一汽重组天汽”和“一汽与丰田全面合作”之后,服部悦雄更是踌躇满志,想再建新功。因为他发现,在一汽与丰田的合作中,轻型车这一角色没有合适的公司来充当。怎样补上这一课?沈阳金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阳金杯”)旗下的沈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客公司”,其由华晨控股51%,现更名为“沈阳华晨金杯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该公司是一家与丰田有多年技术合作的企业,原有的产品“海狮”和现在正推出的新产品“阁瑞斯”技术都是从丰田公司引进的。

  他认为,最理想的结果是,一汽重回沈阳金杯(1995年初,一汽曾控股沈阳金杯,但在2000年底被华晨“逼”出沈阳),然后再与丰田合资,使现在“金客公司”成为一汽、沈阳与丰田三家合资的企业。于是将这一想法向辽宁省、沈阳市和一汽“游说”。

  丰田的这一想法自然引起了辽宁省及沈阳市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能引进丰田这样的跨国公司,对辽宁省和沈阳市来讲,面子上就是一个政绩。于是,个别领导动心了,产生了要将刚刚由财政部划过来的华晨资产(主要是CBA大股东——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转给一汽的打算。

  这就是“一汽收购华晨”传言的“风源”。

  一汽的顾虑

  面对如此“诱饵”,品尝过“重组天汽”和“与丰田合作”两大“果实”的一汽会动心吗?

  今年9月底巴黎国际车展期间,记者在巴黎巧遇刚刚从德国慕尼黑考察归来,驾驶着宝马新7系的一汽集团总经理竺延风。

  敏感的记者当即意识到,一汽是不是有“重组华晨,再与宝马合作”的打算?于是当场将这个问题抛给竺延风。

  竺延风笑着说:“你们记者过于敏感”,并对一汽要与宝马合作的传闻予以否认。

  但记者从竺延风随行的一汽有关人士口中得知,辽宁省主要领导确实找竺延风谈过,有让一汽重回沈阳的想法,但他说一汽至少现在不会同意,理由是怕“贪多嚼不烂”。这位人士说:“一汽刚刚收了天汽、川旅,又与丰田合作,新项目都没有完全确定,哪里有精力与宝马谈合作?”

  不过有汽车界分析人士说,一汽在丰田的怂恿下,面对华晨的“金杯”、“宝马”并非没有动心,除上面提到的精力不济外,其还有两大顾虑:

  一、担心得罪已有的两个合作伙伴——大众和丰田。一汽与丰田的全面合作已经惹怒了大众,大众在中国的天平明显开始向上海大众倾斜。12月5日,德国大众亚太区董事长比希霍夫在京宣布,明年将在上海大众投产高乐(GOL)和三厢波罗(POLO)两款新车,而一汽大众一款新车也没有。最新的内部消息称,德国大众明年还有拿新的品牌到上海大众生产的打算。如果与宝马合作,不仅会进一步得罪德国大众,而且还会惹恼丰田,在一汽看来,有点得不偿失。毕竟,一汽与德国大众合作的一汽大众现在成长性好,是一汽最拿得出手的赢利企业;与丰田生产高档轿车的工作也正在天津开发区紧锣密鼓地进行。精明的竺延风不会不算这个帐。

  二、华晨是一个“烫手的山芋”。辽宁省及沈阳市接收华晨资产花了半年多的时间才有个初步的眉目,华晨及其关联企业的复杂资产关系,令他们头痛不已,加上舆论对资产所属合理性有多种评述,同时还有可能引发产权纠纷,使得华晨成为一个“烫手的山芋”。资产没搞清前,一汽怎么敢去“趟这个浑水”?

  此外,一汽重回沈阳也难服人心。1995年,一汽以1个多亿的现金及零部件资产控股“沈阳金杯”(后更名为“一汽金杯”,现一汽退出后又恢复为“沈阳金杯”),接管旗下最大企业“金客公司”,但几年过去,不仅没将企业管好,而且企业走向破产的边缘。后来,华晨迫不得已才接管该企业,以“一个不懂汽车的外行”书写了“金客神话”,成为华晨干汽车最为精彩的一笔。最后,华晨又花近9亿元的代价收购一汽在“一汽金杯”中的股份,将一汽“赶”出沈阳,恢复了“沈阳金杯”的名份。一汽如果通过上层再入主华晨,控股“沈阳金杯”和“金客公司”,显然难以让人服气。这不仅是一汽的顾虑,更是辽宁省政府和沈阳市政府的顾虑。

  华晨缺什么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与他人合作,主要是弥补自己的不足,让一汽重回沈沈阳,华晨首先想到的应是自己缺什么?一汽能给华晨带来什么?

  ——是产品吗?显然不是。众所周知,中国汽车工业搞了50年,缺的就是产品开发能力,一汽自然也不例外。除了解放卡车之外,一汽轿车靠的是德国大众的技术,随时要看德国大众的眼色行事,当然以后增加了丰田和马自达这样的合作伙伴,多了一些筹码。既然一汽也是要通过与外国公司拿产品,那华晨为什么还是要通过这个中间环节再与外国公司合作?况且现在华晨已经与国外公司,像通用、宝马、丰田、三菱等合作,请一汽做“媒婆”没有必要。

  据有关人士透露,目前华晨的三大系列产品,包括金杯客车、中华轿车和宝马轿车项目均有今后5年的产品规划,而且这些产品中不仅有引进的产品,更有自主开发的产品,根本不需要国内哪个集团“施舍”什么产品。

  ——是资金吗?更不是。对于一汽来说,最擅长的是政府资产“无偿划拨”,要让一汽大把大把地往外掏钱买资产,显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相对于一汽来说,华晨本身就是上市公司(香港、纽约两地上市),加上关联上市公司,在资金筹集上“长袖善舞”的华晨显然强于一汽,相对于一汽来说,华晨不缺钱。

  ——是机制吗?也不是。一汽是一家传统的国营企业,尽管竺延风上台后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但与国内其它汽车企业比,机制上优势并不明显,与华晨这种带有外资性质的上市企业比,一汽机制上只有学习的份。

  ——是人才吗?自然不是。华晨通过吸引人才的三大绝招——“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已经从国内汽车企业及“海归派”中吸引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其中一些还是一汽的人才。前一段,华晨因资产划归辽宁已让一部分人心存疑虑,并有个别人出走。如果归入一汽,只会让这部分优秀人才另谋他途,因此“一汽入主华晨”对人才的稳定也没有好处。

  相对于一汽,华晨不缺产品、不缺资金、不缺机制,也不缺人才,为什么让一汽重回沈阳?原先想进入一汽,有借一汽的政府资源为中华拿轿车目录的打算,现在中华已上市,这一问题已解决了。据说,华晨有关人士将这些理由陈述给辽宁省及沈阳市政府主要领导后,引起了他们的深思。

  风平浪静

  “一汽入主华晨”的传言在风传近一个月后,目前已稍渐平息。据说,除了华晨有关人士陈述理由之后,宝马、丰田的态度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前不久,宝马公司再次重申与华晨合作的决心,明确表示不会与一汽沾边,因为一汽已有奥迪合作项目,今后还有与丰田的高档轿车项目。据介绍,宝马3系明年四季度将在沈阳投产,在年产量达到3万辆前,将租用现有“沈阳华晨金杯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中华轿车厂”的生产线生产,以控制成本。年产超过3万辆后,再用赚的钱兴建一座新工厂,这对宝马来说,是一笔合算的买卖。

  而丰田方面,已不坚持非得与一汽合作。现在华晨与丰田正在商谈,能否组建一家生产高档轻型客车的合资公司,起初也可以租用“沈阳华晨金杯汽车制造有限公司金客生产厂”的生产线生产。

  据说,由于两大合资伙伴态度的变化,辽宁省及沈阳市政府有关部门将华晨大股东——“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资产转给一汽的热情已明显减弱;与此同时,华晨已花9亿元购得的一汽原在一汽金杯中的股份,也正在财政部办理相关手续,很快就会有结果。

  据记者掌握的最新消息,华晨新的董事会即将成立,在董事会新拟定的名单里,没有一汽的成员。

  由此看来,“一汽入主华晨”是一个没有真正开头、更没有最终结局的故事。(作者:孙勇 )

(编辑:)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