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集体购车火了 到底是谁在挣团购的钱?(图)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7月31日 11:16  北京青年报汽车时代

  

  

虽然吴彤现在已经买了车,但仍要和其他“团购”者一起维护自己的利益

  吴彤是一位21人“团购”的组织者,但眼下却遭遇了不应有的尴尬。本月26日,他打电话到本报称:由于合同一方(某经销商)未按期交车,致使21位急于用车的消费者在24日前后没能买到车,现正在和经销商僵持不下。

  因为按照双方的协议,如果经销商未按合同规定10日内交车,21位车主将每人获赔2000元人民币。

  吴彤称:21人的“团购”合同是7月14日由他和另外两位代表跟经销商签订的。当时双方谈判很顺利,经销商保证24日以前交车,并和个人要求的不同车型一起写入双方签订的“团购”协议。

  随后,这21人陆续和经销商联系,询问是否能去提车,但得到的答复总是说车还未到。“后几天,吴彤基本上每天都打一个电话询问。”吴彤说:“因为工作繁忙,每天打车就好几百元,确实非常急着用车。但直到24日,仍无法提车。”

  “实在等不及了,我们10位车主26日下午就一起来找经销商,但经销商说是由于厂家的原因,车仍未到货。”

  -自发“团购”遭遇尴尬

  “后来我们就要求经销商,因延误交车日期,按照协议给21人每人赔付2000元人民币,但经销商,怎么都不答应,只答应返还2000元或者换车型,为此,双方开始僵持。”

  由于吴彤是这次“团购”的组织者之一,有责任为其他20位消费者讨回公道,所以几乎购车的事务都得他谈,为此,别人对他的意见很大。不仅如此,网上的网友开始质问他:为什么选择这家经销商?而不是xx经销商。

  没办法,吴彤决定近日对这家经销商提起诉讼,为“团购”车主讨回公道。

  -“团购”也有人挣钱

  正像本报7月3日“集体去和车商侃价”一文里陈曦所说:“‘团购’的组织者是最累的,也得不到什么好处。”

  民间“团购”究竟能否进行下去,组织者的权利和义务至关重要。而目前自主联盟的形式使组织者没有约束参与者的权利,团购的参与者之间依靠的只是彼此的信任和共同的利益,这种关系是不稳固的。也有人开始向参加团购者收取每人200元的佣金,这种做法如同真正的中介或代理公司。毕竟,组织者应该拥有被委托的权利,同时也应拥有一定的操作资金和作为所耗精力的补偿性经费。发展到最后,就成为盈利性机构。

  从“团购”这种购车方式出现的那一天起,“团购”似乎最终会遭遇今天的尴尬,但这种形式所带来的汽车消费热确实让人感到有些意外。

  -“团购”热遍京城车市

  自本报7月初报道“团购”以来,“团购”热就一直未消减过,许多打算购车的消费者都在四处打探“团购”的各种信息。在京城就曾经有过几次规模相当大的“团购”,有的数量甚至达到80多辆。另外,许多网站也开始介入,并完善了有关组织“团购”的主页,网站会利用这个机会增加自己的知名度和点击率。

  应该说,“团购”这种形式最初得益于网络平台。早在今年4月份,新浪网的车行天下论坛就为大家同北京亚之杰汽车销售公司的合作搭建了一个平台,承诺只要是由其会员组成,就可以享受“五人购车组”的优惠,这应该算作是“团购”的完整操作。怎奈由于品牌单一,这种“名折名扣”并没有吸引更多的购车者,反而促生了“团购”的另一种形式:“集体去和车商砍价”。“团购”似乎成了砍车价的代名词。

  -参加本报“团购”人数超千人

  但是这种形式所带来的“团购”火爆更让商家看做是一次商机。本报Ynet网络中心算是较早注意到了这一点的。自7月16日“团购”主页建成后到上周末,参加“团购”报名的人数达到空前的1076人,打算购车并已预交2000元诚信金的就有上百人。

  该中心负责人徐建说:“其实我们更愿意把‘团购’看做是一种电子商务,自我们月初认识到这一点以后,就觉得这是一次机遇,不容错过。”

  -“团购”也可以改称“网购”

  “但是作为网站如何操作‘团购’?这种形式到底对车商有什么冲突?一直是困扰我们的两个问题。我们曾分别组织过二次讨论会,一次是由参加‘团购’的购车者参加,一次是由车商参加。从消费者这一方来说,大家普遍的问题有三个:一是到底买什么样的车,大家认为滞销的或者产量大的车型更容易‘团购’,而像POLO这种车‘团购’几乎不可能;二是价格。大家普遍关心‘团购’车价到底能优惠多少;三是售后服务,是不是‘团购’消费者得到的售后服务会更多?”徐建说。

  “针对近期‘团购’热,许多消费者还提出一些新的理念。比如能不能不叫‘团购’而叫‘网购’,对于购车者意见不统一这一实际情况,有一位消费者更提出一套‘公共汽车’理论;就是都像乘客一样,到哪一站,就买到哪一站的车票。”

  -厂商认为“团购”是“鸡肋”

  日前,从厂商方面来看有三种意见,一是完全不支持,反对“团购”;二是对这种新形式表示关注,不支持也不排斥;三是非常支持,认为不仅会使销量上升,也可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消费。

  徐建说:“在最初和厂商的沟通中,就曾遇到过反对‘团购’的厂商,而且态度很强硬,甚至要直接挂断电话,也有些厂商表示了支持,但有保留,总体感觉厂商有些惧怕这种购车方式,厂商对这种新方式没有完全接受。”

  “对于一种新的销售模式的出现,最初各方的理解都有一定的偏差,这需要各方不断地认识,毕竟这是对各方都有利的一件事。”

  -专家认为“团购”要有厂家参与

  谈到Ynet网络中心将如何运作“团购”这种形式时,徐说:“目前我们已组成一个‘团购’小组,负责这方面的事务,其实这段时间的运作,我们也是在不断的尝试,不断的探索。经过和一些销售顾问、专业人士和研究学者的讨论,大家普遍认为,这种购车方式能不能有所发展最终还要看厂家是否参与。”

  徐说,经过这段时间的组织、宣传。“团购”这种形式已开始人气大增,许多之前并不太支持这一形式的车商开始密切关注这件事情。

  -“团购”仍旧商机无限

  27日,Ynet网络中心就成功地组织了一次由“团购”消费者参加的试车仪式,有18辆车,六七家车商参与。徐说:“这六七家车商有好几家都是在最后关头加入的。”

  目前,Ynet网络中心是免费为参加“团购”的购车者提供服务的。但是徐说:“这并不是说‘团购’没有商机,等我们成功地做了几笔单子后,一定会有收益,当然绝不会是收取购车者的服务费。”

  -新浪网静观其变

  虽然现在普遍把“团购”看做是一个商机,但并不是谁都看好这一形式,新浪网车行天下栏目的负责人邵京宁说:“这种方式应该说新浪网是最先开始做的,但现在并没有打算商业化操作,这主要是我们很难从消费者和经销商之间找一个平衡点,况且双方都是我们的客户,很难找到一种平衡。”

  “新浪网车行天下栏目现在在静观其变。作为国内最大的门户网站,我们不可盲动,如果要做,会选择一个更理智的方法。”

  -投资公司看中“团购”商机

  和网站形成对比的是一些打算介入的公司,他们对“团购”有一些宏伟的描述。

  李波是一家法国公司北京代表处的首席代表,作为一家投资型的贸易公司,他们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稍纵即逝的商机。

  “从目前现实的市场看,市场上已经开始形成‘团购’的需求。这就需要一些商业性的公司搭建一个平台,来运作这件事。”李说:“我上过一些网络经济班,我觉得这种汽车的销售方式要比传统的经销方式更快,这就是一个商机。”民间自发的经济模式往往预示着某种趋势,当然也不排除昙花一现的可能性。

  目前,李波已开始会同公司的精英商榷这项新业务的可行性,并已初步形成一个长期规划:先建一个网站,开始用网络组织网友集体购车,等做大了以后就开始和厂商谈判,最终是从厂家直接拿到“返点”(利润)。

  -“团购”是一种超前的销售方式

  李波说:“要发展这项新业务,其中会困难重重,因为要打破厂家传统的销售模式将是很难的,怎么能让厂家推翻原有的销售模式,找到更有利于汽车消费的新方式将是一个新课题。福特公司自1999年在网上售出第一辆汽车以后,汽车网上销售一直处于停滞状态,所以这种极具市场潜力的销售方式是一种非常前卫的方式,并和国际上是同步的,关键是这种新方式的出现能否引起汽车厂家的重视。”

  “实际上,如果我们成功的模式是越过经销商,直接成为厂家的一个销售环节,但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一种模式,我们仍是摸着石头过河。但是有时候商机就是这么出现的。”

  -三类企业具有“团购”优势

  李波公司的定位十分明确,就目前的“团购”案例来看,对这种购车形式感兴趣的消费群体却把眼光放在价位位于10至15万元的车型上,多为工薪阶层。为他们提供服务,是李波和他的同事们的既定目标。

  李波在和同事“憧憬”时,仍然对一些事有些担心。他说:“我们现在密切关注三类企业‘团购’的新动向:一类是汽车经销商,如果他们自己做,团购将具有绝对优势;第二类是一些大的网站,最起码他们能在短时间内聚集‘人气’;第三类是一些持币待投的人关注这一商机。”

  徐说:“等我们做完几笔大单后,就和厂家去接触,那时候一定会引起厂家对我们的足够重视。”

  -摄/本报记者何登峰实习记者王菲菲

(编辑:李良)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