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海通用:高起点造就中国汽车业的“长跑者”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7月23日 08:46  人民网-市场报

  作为中美两国间最大的合资项目,上海通用从成立之初,就被包围在怀疑之中———高达15.2亿美元的入门费、别克车的选型、中美汽车文化巨大的差异等。

  尽管投资额数倍于其他国外汽车制造商,但很多人并不看好上海通用,认为它是对中国汽车市场过于乐观的、冲动决策的产物。

  在刚刚过去的2002年前两季度,无疑是上海通用值得骄傲的日子,上海通用汽车销量屡创新高。

  上海通用,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企业?它到底是中国汽车业的“样板工程”呢,还是冲动投资的“反面典型”;它今年的成功是昙花一现呢,还是企业战略发展的必然?

  让我们一起探究“上海通用方式”。

  战略:高起点造就长跑选手

  中国的合资汽车企业,从战略上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跳板式,这类企业将在中国设厂视为踏入中国汽车市场的跳板,以较小的投资换取中国营销、售后、维修网络,为几年后中国关税下调后向中国进口汽车做准备,这类企业以日本企业为代表;另一类企业为攫取式,这类企业营销、售后等网络相对健全,由于已经习惯于中国汽车市场的高利润,这类企业对单车利润的追逐到了贪婪的地步;第三类为长跑式,由于地域遥远,进口不合算,加上初期投资规模大,必须踏踏实实地来做“中国本土企业”,这类企业为长跑式。

  上海通用就是这样一个长跑选手,长跑就意味着要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做事,就要融入中国汽车之中去。上海通用汽车公司总经理陈虹说:“我们把带动整个汽车产业链,促使中国汽车业尽快和国际汽车业接轨作为我们的长期战略,汽车这个行业是一个需要不断高投入的产业,15.2亿美元的中美最大的合资项目在竞争中将不断发挥后劲,构建出一种长跑能力,高起点也为后来者设置了一个竞争门槛。”

  陈虹说,上海通用的目标是“创造一个国内领先并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中国本土汽车产业。在国内市场上,逐步成为生产全系列产品的主流汽车生产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将进一步拓展出口业务,成就中国惟一的国内、国际业务并举的本土汽车企业”。

  管理:精益生产成为一种思维方式

  迄今为止,人类工业生产方式有过两次大的革命。第一次是亨利·福特发明了流水线式生产方式,使成本大大降低,从而生产出廉价汽车;第二次革命来自丰田。日本汽车工业比美国晚50年,但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日本汽车凭借“丰田精益生产方式”,趁石油危机之机曾令美国汽车公司人人自危。

  如今“丰田精益生产方式”已广泛适用于世界范围内各汽车生产厂家,但在中国,尚难一概而论。前不久美国一个课题小组在研究了中国主流汽车厂家后认为,中国目前的汽车厂还很难推广精益生产方式,上海通用是个例外。

  目前,精益生产方式已经全面渗透到上海通用之中,上海通用将其总结为五条原则:“标准化、缩短制造周期、质量是制造出来的、持续改进、员工参与”。

  在上海通用汽车的生产线上,每一道工序间都是彼此的“客户”,大家都遵循“不接受、不制造、不传递缺陷”的“三不主义”,一旦发现缺陷,每一个工位都有权力拉停生产线。

  可以说,精益生产方式已经深深渗透到了上海通用每一个环节,并开始初见成效。2001年,一家全球汽车业权威的调查公司对中国汽车质量做了调研,在2000年中国市场上销售的国产车和进口车中,上海通用的GL8排名第一,别克GS位居第三。而上海通用汽车公司,也是通用全球五家精益生产样板工厂,每年都要为泰国等通用海外工厂“传经送宝”、培训员工。

  市场:设立标准他人必须靠拢

  中国汽车市场是个地地道道的初级市场。

  中国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车———成为困扰各汽车公司最大的问题。

  如果说1998年12日下线的别克新世纪还有点摸石头过河的话,2000年底下线的赛欧则完全是上海通用“大彻大悟”的产物,赛欧的出台,在价格、配置甚至外形上都框定了中国家用轿车标准,后来的一大批小型车都得以赛欧为坐标,配置气囊、ABS等设施;以赛欧为标尺,制定产品价格;以赛欧为标准,选择新产品尺寸。而随后的GL8、2.5G等价格、配置的调整,可以说是上海通用真正地“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为中心”的体现,特别是G车,调整价格后,凸现了别克轿车V6发动机的优势,重新设立了这一领域的产品标准。陈虹说:“我们在配置上设立了新标准,设置了门槛,他人必须靠拢。”

  而并不是每个企业都能做到依据市场变化迅速推出新产品,上海通用“一年一个新产品”是基于其国内惟一的柔性化生产线,所谓柔性化生产线,通俗地讲,就是在一条生产线上生产不同型号的产品,比如第一辆是GL8,第二辆可能就是GS,第三辆是一部赛欧,要在一条生产线上达到如此跨度的共线生产,没有精益生产、没有ERP系统,根本做不到。上海通用充分利用了这一点,不仅产品推出速度快,而且适应性很强,令竞争对手很难跟进。

  陈虹信心百倍地说:“今后的5年,上海通用会成为全系列乘用车制造公司。”

  品牌:做企业公民尝到甜头

  可以说,上海通用是国内汽车行业的“优秀企业公民”,不仅赞助了中国奥委会、北京奥申委、支持第九届全运会等。陈虹说,企业追求营销上的成功和长期发展,必须承担起对消费者、对行业、对社会的责任。

  付出就会有回报,社会对上海通用的“企业公民”行为予以认可。

  也正是由于上海通用在汽车业率先提出并实行的“企业公民”做法,使得它荣获2001年度“中国最受尊敬的企业”称号,这是中国汽车行业惟一的一家。

  1998年底,别克品牌在全国14个城市的调查中,未经提示的知名度为14%,到2002年,已上升为98%。而在有些人群的品牌作用也许现在还没显现,但已经深深根植,相信那些参与了上海通用公益活动的小学生、大学生会记住别克—上海通用。

  人:文化差异下的团队精神

  与国外汽车厂的经理们不同,中国的汽车老总,大多有一种沉重的“使命感”。这一点在41岁的上海通用汽车公司总经理陈虹身上尤为突出。

  上海通用成为通用全球五大“精益生产”样板工程,可以说和陈虹有着极大的关系。陈虹从1990年开始便着手研究“精益生产”方式,是这一先进生产方式最早的的领悟者和传道人。而陈虹自己,在不断改进、改进、再改进。陈虹原是上海大众员工,讲一口流利的德语,1995年到上海通用后,由于工作需要,便在工作中自学英语。如今,陈虹已经能用流利的英语参加董事会。

  在中国合资企业中,经常能听到中外双方的不合谐音,但在上海通用,我从未听到一次。上海通用今年的几次价格调整,稳、准、狠之外,决策迅速、反应快捷,说明中外双方合作顺利,配合很好。据说上海通用汽车公司是中国汽车公司中人员来源最多元的,三个副总中,一个英国人,一个中国人,一个加籍牙买加人;在部门中,有印度人,美国人,就是中国人,也来自中国内地、台湾、香港……人种有黄种人、白种人、黑人……如果没有良好的团队合作基础、合作准则、统一的目标,如此大的文化差异,很难合作。团结并不意味着没有分歧,大家用上汽集团总裁胡茂元的一句话来作为原则“一切以上海通用的利益为第一”。

  这就是一个企业中最关键的因素———人。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汽车企业

  新世纪的今天,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不可逆转,如何积极参与全球分工,争取有利地位,不甘于只做“世界加工厂”是中国企业,特别是汽车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汽车企业?什么样的中国汽车企业能在外来冲击下生存发展?什么样的企业能给中国汽车业一个有希望的明天?

  可以说,上海通用给了我们一个答案。(孔文清)

(编辑:李良)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