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看热闹与看门道 日产总裁戈恩评价本次北京车展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6月12日 10:42  经济日报

  像北京车展这样,连续多天吸引众多的参观者,场内场外挤得水泄不通,周围几公里范围内的街道被征做临时停车场,还动用大量警力指挥交通维持秩序的展览会,如今大概找不出第二个了。尽管展馆里闷热、喧闹,被动地让人流推来拥去,嘴里喊着“遭罪”,还要使劲直往展台跟前靠。面对这样的情景,你能不承认汽车确实是“世界第一商品”吗?

  上午刚刚发表过长篇演讲的日产公司总裁戈恩先生,在当天的晚宴上向我们发问:本次北京车展与上次车展有何不同?我的第一反应是观众情绪,觉得最近几次车展似乎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人山人海。但和10年前相比,观众想法变化就大了。那时候,国人主要是开眼界,看热闹,想见识国外高档名车的风采。而今天的参观者中,不乏对汽车有深刻了解者,他们有了更多的“参与意识”:看看究竟那一款车是自己的“挚爱”。

  记得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们写轿车报道,总是离不开一个“梦”字。普通中国人的月工资不过几百元,而一辆配制最简单的夏利车也要卖到10万元。对工薪人员来说,即使想买一辆最便宜的轿车,不吃不喝也要积攒30年,还要批条子,“走后门”,不是白日做梦是什么?而今天月薪几千元已是平常事,夏利的车价却降到了3万多元,半年工资就可以开一辆回家,“梦”字已经从媒体上彻底消失了。再说还有那么多的车供你选择,谁不想早点有辆属于自己的车呢?

  戈恩先生观察车展的眼光却与我截然不同,他的第一个感觉是本次车展“入门车”并不多,第二是展车普遍没有标价格。他所谓的“入门车”,是指价格比较便宜,普通家庭起步购买的第一辆车。第一次参观北京国际车展的他,对北京车展的认识也许是平面的,直观的,但是作为一位世界著名汽车厂商和专家,他的观察也许更“商业化”,也许更内行,能看出些门道来。

  中国被一致看作是“最大的潜在汽车市场”,当然是指望汽车能够进入数亿中国人的家庭。这几年中国人对汽车谈论最多的也是所谓“家轿”。但是此次车展上除了吉利、天汽、昌河长安等少数厂家带来了几辆价格便宜的“入门”车以外,大家都在千方百计把车子价格往贵里做。嫌贫爱富,眼睛总是盯着“成功人士”,不愿为最普通的中国百姓服务效力,中国汽车的这个毛病是与生俱来的。

  至于给展车标价,在东京、巴黎、底特律、法兰克福、伯明翰等国际车展上,除了概念车外,无不把价格标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有的还标清税前和税后价格。戈恩先生说,“避开价格,单纯地谈车的性能是很表面的”。此处我倒是怀疑翻译的不到位,按照戈恩的性格和作风,措辞会更直率、更尖锐。我们一些厂商,就是喜欢单纯用“性能”来偷换“性价比”的概念。其实我们不仅是车子,其他商品打广告也从来不标价。早在80年代初消费者就提出过这个问题,得到的解释是,厂家为了销售产品时避免“被动”,定价可以更“灵活”。

  从发达国家发端的国际汽车展,厂家参展确实有展现实力的动机,但同时也有展示产品,促进销售的目的,因为展出的所谓新产品,都是厂家想很快推向市场的商品。今天的参观者中有相当多的人,他们对车子的了解,一点也不比业内人士差,犹如球迷对球队与足球的了解。他们到展会上是来看“门道”的,想通过大量车子的同台献艺,看看各种车子真实的“性价比”。不提供参考价格,岂不是扫了他们一半的兴?

  在日趋完善的市场经济中,消费者日益成熟,厂家对消费者应该更加坦诚和友善,“猫儿腻”玩得越少越好,还不仅仅是车价。车展需要改进的地方固然很多,但首先是厂家学会善待消费者,为消费者考虑得更多一点。(程远)

(编辑:)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