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就在不经意间,城市停车问题将不尽如人意的城市规划撞了个措手不及。一个令人挠头的话题开始困扰着中国刚刚走进小康生活的私车业主,也同样困扰着城市规划管理者。不是安全,不是环保,也不是刚刚用立交桥使之稍有缓解的交通堵塞,只是一个过去我们以为想当然可以解决的小事--停车!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和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都市人的物质欲望也水涨船高上了一个台阶。拥有私家车的渴望与国家鼓励轿车进入家庭的政策汇成了迅猛发展的城市车流。与此相对应的城市停车状况却多少显得有些尴尬。以北京市为例,到2000到底,市区仅有公共停车场827处,共计车位5.6万个,仅占市区机动车拥有量的8.5%,停车环境与城市规划的矛盾十分突出。上海的情况也让人乐观不起来,仅有的227个地下车库使用面积不足60万平方米,只能满足1.3万辆机动车停放要求,路边防军停车渐成泛滥之势,比例高达64%,而且还有继续上升之势。据建设部城市交通工程技术中心对全国15个大城市停车现状的调查,城市机动车保有量与停车位之比平均为4.84:1,这一比值对渴望“车者有其位”者来说,无论如何也是乐观不起来的。
停车难的产生最主要的原因是城市建设规划上的准备不足。这也不能全怪我们的城市规划者,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从电视到冰箱,从电脑到汽车,几乎每一样消费品的市场发展初期的预期。北京市1994年以前对居民小区停车位的指标根本没有规定,八十年代初期权威部门对2000年北京汽车发展数量的预测仅仅是70-80万量,而事实上到新世纪钟声敲响之前,北京市汽车总量则足足比预期多了100万辆,其中私人小客车的数量就达45万辆。面对迅速发展的城市车流,停车设施建设的落后也就不足为奇了。据建设部停车技术开发推广中心介绍,北京市停车设施的“欠帐”最保守估计应为20%-30%。
对于停车的难处车主的感受是最直观的。家住天坛南门的车主徐女士在天坛商场接受采访时说,有了车后才知停车的难处,有时到商场购物,买东西用两个小时,停车却要等四十分钟,狭窄的车位空间对刚刚拿到车本的徐女士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商场餐厅的业主对停车的看法各有不同。天福居的老板赵先生认为餐厅自有车位,是餐厅自身高档定位的重要组成,没有车位就是再好的餐饮服务也上不了台阶。鑫源小吃城的李先生却吃够了车位的苦,没有车位时顾客报怨,租了车位却要支付每个车位每月200元的车位费,现在他不再租门前车位,实行到小吃城就餐的顾客由小吃城支付停车费的政策,据说每月能省上一两千元。至于商场业主则普遍表示,只要有条件,商场是万万不能没有车位的。
如果说城市停车对车主和以车位招客的老板们来说还只是困扰与头痛的话,专家们却清醒地看到,停车问题已日渐成为影响城市规划与汽车产业发展的社会问题。建设部停车技术开发推广中心主任董苏华先生明确指出,目前从社会到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对停车问题的重视还远没到真正应有的高度。随着停车问题进一步尖锐,停车难题将会严重阻碍汽车产业发展和城市经济发展。
根据“十五”汽车工业发展规划,到2005年,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将达到2465-2545万辆,其中轿车约830-870万辆,按照目前汽车使用状况,将有50%的车辆行驶在城市中,城市停车问题将成为影响制约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政府与有关专家从理论到实践提出了诸多方案,也产生了一个新的课题学,谓之城市表态交通问题。
专家们指出,解决城市表态交通问题,大体分为软硬两种措施。所谓软措施,就是通过政策法规,限制路面停车,增加停车场利用效率,使部分车主更愿意改乘公共交通工具,以减少机动车对停车场的需求。所谓硬措施,主要包括增建停车场,建设地下及立体停车场、利用其它空间满足停车需求。而无论采取什么措施,在规划后再拾残局,于局限内弥补不足,政府和管理部门所需投入的精力和资金都不是小开支,看来停车问题的解决真的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1999年,国家有关部门正式将停车问题列入交通管理六大管理系统之一,也许可以视为对以往规划不足的觉醒。然而设想下一个十年审视此时,今天的规划是不是还存在着类似的短视,我们实在不得而知,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当然这不是我们今天的主要话题。(王宁/文.图)
短信节日传情奖中奖:数码相机、CD/VCD……大奖总值5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