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夫:北京人,47岁,几年前去了美国,在那里总喜欢独自驾车远行,去了解那个装着汽车轮子的国家。
美国的路并不总是宽宽的,那些公路离开城市后基本会变成上下各两条车道,更多的则是一分为二只有上下两车道的地方公路。无论哪一种路,路面都会画有明确清晰的车道标线。那些黄与白的色彩不仅点缀了黑灰色的枯燥路面,也体现出路的一种有序的生机和活力
。记得一次行驶在亚利桑那的丘陵地带,看着路中间那两条虚实并列的黄线就有一种亲切感。因为它让我想起在国内学车时的那次交规考试,虚实标线是其中的一道题。随着路的起伏,标线变换着虚实的位置。每当前方的路面高于你的视线,里侧的虚线就变成了实线,爬上了小坡后实线又变成了虚线。
美国公路的车道标线除了使用白色或黄色油漆,还加上了一排排间距约为两至三米、个头如馒头大小的陶瓷道钉。最初,我以为那是限制人们在行驶中随意的换道,因为轧在上面的感觉很不舒服。但是经历几次长途跋涉后,我才认识了道钉的特殊作用。在连续几天或十几天的长途驾车中,疲劳是难免的,困劲儿上来是不分时候和地点的,也不是强打精神就能挺过去的。当你被裹在滚滚的车流里,在一个支撑不住的瞌睡中昏将过去的致命瞬间,轧在道钉上咯噔、咯噔的巨大声响和颠簸,会使你猛然惊醒。如果是偏出了公路,粗糙的路肩更会发出刺棱刺棱锯轮胎般的恐怖声,这时的你就如同被击了救命的一掌。一到这种节骨眼儿,我便频繁地变换车道,直到找到一个能够停车的地点或是一个出口。最近我惊喜地发现,北京的一些路口、路段开始使用一种类似道钉的标线了,只是范围还太少,而且钉的个头太小,间距也过密了。
文并摄/介夫
订汽车新闻短信把握汽车时代先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