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价的本意是扩大市场,提高产品的市场份额;但中国企业降低轿车价格,却是为了减负。
降价真是让利消费者?
新世纪以来,中国汽车市场降价声不断,率先调整价格的是以低价占领微车市场的松
花江,早在春节前就秘密地执行起新的价格来。此举立刻引起众厂家的呼应,他们纷纷打着“优惠消费者”的招牌,一次次地降低价格,降幅从900元到17000元不等。
为什么降价?厂家的理由多种多样,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降价背后隐藏的事实。自去年以来的降价产品,大都是积压已久的库存产品,要么车型太老,要么车型非主流,不受市场欢迎;还有就是达不到环保、安全新要求的“落伍”车型。上海大众就毫不讳言,降价的普桑车都是库存的化油器车,且车的颜色大都不适合消费者口味;媒体大肆宣扬的3万多元夏利车也都是库存的化油器车。厂家之所以如此降价“倾销”库存化油器车,与国家环保局将在47个城市禁售化油器车有很大关系。不能排除这样一种可能,就是厂商是想借此机会将老产品尽快出手,这样既可以调整产品结构,又可以减少占压的资金。
富康也如此。其降价的4款车型是原先销量就不大的低档车型,其主打车型ES和AX则因配加了三元催化装置,价格反而上调了2000元。
有人称厂家的这一策略性的降价,既可以迎合消费者期待降价的心理,又可以促进整体销售,确保企业利润不流失,可谓一举两得。
汽车库存到底有多少?
在汽车界,最好不要问企业库存有多少这个问题。所有车厂都把库存看作“天机”,对外公布的数据,也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但是,看一个企业的经营效益,不能只注重产量、产值,库存作为一个运营指标,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经营质量。
中国各汽车企业的库存究竟有多大?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截至2000年底,国产轿车的库存数是51064辆,占全部汽车库存185452辆的27.54%。库存轿车中,一升以下的夏利、奥拓、云雀3个品牌有3万多辆,约占70%。如果说,天津夏利库存过大,有历史原因,那么,从开业之初就声称“按定单生产”的上海通用,为什么也有较大的库存?厂家的解释是,中国的消费者不太适应定单式的购车方式。希望当天买车当天拿到货,不愿等3个月,厂家只好多生产一些车以备心急的顾客。
对这一管理部门提供的数据,许多业内人士明确指出,企业都不愿意家丑外扬,轿车实际库存要远远高于上报的数字,有些数据甚至高出一倍。
这仅仅是生产环节的库存,汽车企业的库存,还存在于销售环节。那么,在这一环节有多少库存?只有厂家自己清楚。企业有人戏言:生产环节的库存是企业“机密”,销售环节的库存是企业的“绝密”,它直接涉及“应收帐款”等财务数据。有专家分析,销售环节的库存,应是生产库存的三成到五成。
该狠降汽车库存了
库存的危害很大,首先占用了资金。如果一辆经济型轿车6万元,库存一万辆就占用资金6亿,库存5万辆占用30亿;如果是30万元的高级轿车,库存一千辆占用资金3亿元,库存五千辆就要占用资金15亿元,这使企业资金周转很不顺畅。这还仅仅指的是生产环节的库存,至于销售环节的库存,汽车厂家有多少应收但没有收的帐款?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应收”是很难收的,特别是那些年头长、数额大的,有的经销商已人去楼空,有的购车人杳无音讯,找谁要钱去?乐观说,“应收帐款”能追回一半就不错。
其次,长期积压使汽车质量难保证。车上的橡胶、塑料、电器等材料会因曝晒、风吹雨打等产生龟裂、褪色、老化、锈蚀,影响汽车整体性能。库存当然是没被“领走”的,就难免问题多多了,令厂家十分头痛。
在国外,汽车厂家实行按定单供货,厂家拿到购车者定单后才开始生产汽车,力求零库存。中国大多数汽车厂家目前做不到这一点,消费者也喜欢现场提货,这样库存就不可避免。专家认为,汽车库存较为理想的数量,应是占全年产量的6%左右。但是,中国汽车库存明显偏高,有的达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这是为什么?
企业说,这是适应市场变化,对付不可预见因素。近年来,国家、地方、部门有关汽车环保、安全、节能的法规更新很快,各地标准五花八门,企业只能多做储备,满足市场需求;另外,为了与对手拼市场份额,企业总要备足粮草,以免枪弹不足。
外界的压力自然不可抗拒,但不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也是主要原因。
虽然学了多年的“邯钢经验”和国外的“精益生产方式”,但效果并没有显示出来,目前汽车企业管理水平仍然较低,生产节奏变化跟不上市场需求的变化,只得沿用最原始的办法————增加库存,保证周转。
汽车企业大多是地方的“支柱产业”,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完成经济增长指标,强行给汽车企业压任务。在行政的干涉下,一些汽车企业只得“牺牲”自己,为地方或部门凑数据,作“贡献”。
还有个别企业,急于眼前利益,为了争取与外商合资、股票上市、显示自己的“业绩”,向政府部门邀功请赏,不顾长远利益,片面追求产量,不顾经营质量。结果车子越产越多,库存越压越多,资金周转越来越难。
市场经济不仅仅讲究经营数量,更讲究运营质量。对汽车企业来说,降低库存是必要的工作,只有提高管理、产销适量,才能迎接未来市场更激烈的挑战。(俞劲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