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首 页 | 新闻 | 邮件 | 搜索 | 短信 | 聊天 | 导航

 新浪首页 > 车行天下 > > 正文
 





买车
看车
二手车
维修保养
聊车侃车




汽车搜索
找需要的车、新闻、文章
关键词
热门搜索:
豪华轿车 普通轿车 跑车
越野车 厢式车 其它车型


在线工具

新车报价查询
汽车对比功能
购车费用计算
保险费用计算
虚拟贷款购车
汽车维权热线
完全车事问答
车事通讯大全




汽车论坛

汽车时代论坛
汽车群英会论坛



程远先生做客新浪汽车访谈实录(二)
http://www.sina.com.cn 2000年7月20日 13:09

  网友:请问程先生,燃油价格问题能否成为影响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一个不利因素?

  程远:肯定是这样。

  因为汽车的购买以后,在使用中,除了交固定的费和税,最主要的消耗就是油,油特别贵,就变相提高了轿车成本,影响使用和购买轿车的积极性。

  网友:请问程先生,中国加入世贸,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冲击大吗?会不会导致我国的汽车业崩溃?

  程远:冲击很大,但是不会崩溃。什么叫我们的汽车工业。如果说用所谓的资本来划线,纯而又纯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钱的汽车,那是一个概念,如果说在中国国土上生产汽车的厂家,这又是另外一个概念。我认为在中国国土上生产汽车的厂不会垮台。但是,我不敢保证,纯而又纯的,百分之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资本的汽车厂是否能存在,我不敢保证。我看能够存在的可能性不大。

  网友:现在大家都管红旗旗舰叫奇贱,请您谈谈对红旗的看法。

  程远:这种看法我不能同意,因为现在是地球村,我们在全世界的范围中使用一种资源,是一种聪明的表示,是一种积极的办法,并不是下贱的办法,我们使用了别人的发动机,何止我们是这样呢?大家都曾经非常推崇的韩国现代公司的“小马”发动机就用的是日本发动机,车型是请意大利人设计的,但是没有人说这不是韩国车。为什么我们的汽车就不能使用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发动机呢?我觉得这个看法过于片面。我们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优化配置我们的资源。

  网友:程先生,请您预测一下中国老百姓50%拥有家庭轿车,还需要多少年?

  程远:这样很难划出一个时间限制的。但是各个国家的情况不一样。比如说,很多人都说,在国民收入人均一千美元的时候,轿车可以大量进入家庭。这个各国情况不完全是一刀切的。50%的拥有轿车,首先这个概念是什么样的,是指全中国人的50%还是怎么样,这样的概念不是很好把握的。因为中国情况和其他国家不一样,中国的特点,第一个差异比较大,首先,中国城市和农村的差别比较大。第二,中国收入城市和乡村相差也比较大。居住的环境,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地区。这些条件都会影响我们对车的需求。按照国际上的一些通行的办法来判断,这是不准确的,也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最有意义的就是不断地使我们的轿车工业和世界接轨,不断地吸取,在世界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把我们的汽车工业发展起来,让成本不断降低,同时经济发展,让我们的人民收入越来越多,这样使更多的人能够用到车。在此同时,我们的政府能够创造出使用汽车的环境,使这个环境变得越来越好,这样这是最有意义的。

  网友:程先生,据我所至,目前国内中级及高级轿车的使用的关键钢材大部分还是国外进口,钢铁工业不进步,是不是也是会影响汽车工业的发展?

  程远:这是必然的一个答案。很多中国钢材也可以使用的,高档车,就是所谓的五门四盖的一些特殊的车,要特别高级的一些板材,这恐怕不仅是汽车,包括电冰箱表面上的钢材,也是进口的。轿车工业是建立在综合工业基础上的产业,所以轿车工业的发展,必须是在我们整体工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我们整体工业提高了,汽车工业,特别是轿车工业才有发展的基础。

  网友:韩国汽车业发展到现在,纵观一下,您怎么看?

  程远:过去韩国汽车工业发展道路,大家讲得完美无缺,这是片面的。现在有些人又讲得一塌糊涂,认为都是错误的,也是片面的。韩国汽车工业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它的失误,这不是一个方面的失误,这是整个韩国汽车工业的失误。是盲目追大,是银行和政府企业的结合,而不是说汽车工业的问题。我们现在已经不具备韩国的条件,我们要重复走韩国的道路也是走不通的,韩国情况和我们有很大不同,他们国土狭窄,民族单一,特别是在六七十年代,就开始发展汽车了,在那个时代,我们还没有认识到应该发展轿车,他们先走了一步。另外,在国际条件情况下,在六七十年代,美国人根本看不上亚洲。所以才让日本人壮大了。这时候他们已经有了警惕,但是忙于争夺欧美市场,无暇顾及亚洲市场,亚洲的日本在汽车市场扩大以后,忙于争夺欧洲市场,没有顾到亚洲,现在不是这样了,欧美市场已经瓜分殆尽,所谓的亚洲是世界最后一块市场,所以所有世界上的大公司都站在中国门口想进来。在这种情况下,国际汽车界绝不允许中国汽车工业成为第三个日本,或者第二个韩国。

  网友:国家提高油价,为跟世界接轨,那什么时候我们的薪水也和世界接轨呢?

  程远:也需要我们大家的努力,政府和人民一块努力,把经济搞上去,大家就增加收入了。

  网友:现在的人对轿车好象是情有独钟,但卡车已先一部进入百姓家庭,您对加入WTO以后卡车市场怎么看?

  程远:这个说法不太准确,卡车是一个运输工具,中国家庭购买卡车还是运营、谋生手段,和进入家庭不是一个概念,我们说的进入家庭是作为一个使用品,消费品来对待,是代步工具。卡车现在有两种说法,八十年代,说为了发展轿车,当时我们老前辈,汽车一个专家,孟常荣先生振聋发聩,认为造卡车是小学水平,造轿车是大学水平,这是在中国忽视发展教育的情况下提高的观念,当时对推动轿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在回头看,我们的卡车实际上技术水平和世界有很大的距离,所以现在又有人说,造轿车是大学水平,造卡车是研究生水平,这两种说法都有片面性,应该说轿车,好的轿车,或者是高档的轿车和卡车都是很难的,低档的轿车和卡车都是很容易的,因为中国在八十年代末期,九十年代初期,很多地方,包括农村敲敲打打也制造出了轿车,就不能说是大学或研究生的水平了。

  现在虽然说我们的中型卡车,一汽,二汽的中型卡车是世界上最大的卡车厂之一,虽然现在都没有满负荷生产。这样的卡车水平不能算先进,这样的卡车都需要引进技术,提高和改进。

  网友:程先生,对于我们来说,国外的车比国内的车好,无论是从性能还是价格上,您认为国内车要如何面对竞争呢?

  程远:这个说法不完全对。现在我们中国一些合资厂,比如说,通用厂,我们的桑塔纳的轿车,包括捷达厂,很多厂在合资对方的海外,或者世界上三家五家厂里面,我们的产品是最好的。广州本田的产品某些方面比美国生产的本田还要好。怎么能笼统地讲我们的产品不如人家,这是不够全面、恰当的。应该说我们有很多产品的质量不如国外,但是我们也有一些产品达到了国际水平。

  网友:您的汽车专版,许多人都爱看,请问能否单独订阅?

  程远:谢谢。很感谢您关心我们的周刊,但是我仍然说,我不是决策者,我这个报纸是经济日报的一小部分,随着大报走,它的发展方向是由总编辑来决定的,所以我不能决定。我可以顺便说一下,我们经济日报现在成立了一个网络部,有网络版,我们经济日报可以上网。在近期,我们网络版要推出汽车频道,希望大家在网上光顾我们的汽车版,叫汽车天地。网址在汽车天地周刊上有,希望大家跟我们联系。

  网友:中国加入WTO后,由于国外名车进来,会把中国的红旗车挤垮吗?

  程远:想,每一个车都有自己独特的市场,有不同的是市场定位。中国是一个很复杂的国家,它的层面很多,经济层面,使用环境,使用条件,各式各样的条件决定了没有任何一个车可以覆盖全中国。所以红旗车在什么时候都有它的消费群体和生存空间。

  网友:请问汽车价格同盟是否存在?

  程远:汽车价格同盟是一种说法,可以说从来没有存在过。因为从商业经营的角度来讲,所有的轿车厂都是对手,在商业上,只有竞争对手,没有永恒的朋友。他们不可能在一起。在今年或者去年,他们曾经搞过一些所谓的价格自律,但是从来没有真正实行过,而且也没有一个人真想来实行,今后也不会实行。

  网友:程远,你不是带着人民日报来的吧?怎么没有自己的看法?

  程远:讲的很多都是自己的看法,人民日报上绝对没有这些东西。我已经好几年没有看过人民日报了。

  网友:很多中国人到外国去,在外国汽车企业的研发中心能够做得很好,成为其中的中坚力量,为什么中国人自己反而在汽车的设计和开发上做得却不尽人意。举例来说,比如说红旗,当初红旗设计的时候,恐怕我们也没有什么太多的外援,完全是自己搞出来的东西。到现在为止,再看我们的红旗汽车产品,为什么又是很缺乏个性呢?7月15号刚刚下线的红旗我们看了以后感觉还是像国外的车。

  程远:我对这个观点不是很赞同。我现在不知道哪个中国人在世界上其他地方开发产品上,变成了一个尖子人物,走在世界前列,我不知道。第二,汽车的开发非常复杂,是综合性的,不是一个人的努力可以完成的。即使中国有个别的尖子,也很难独立开发出来一个车。车在国际上已经一百多年了,有整个的环境和氛围,或者说有一个整个的团体,军团在干这个事情。福特公司有一个小组,十几个人设计座椅,已经研究了二十多年了。我们什么时候投入过这么大的力量,十几个人研究十几年一个座椅?中国个别人有可能在国外某一个环节上干得时间很长,可能有建树,但是绝对不可能开发出一个整体的车来。


所属专题:程远专栏

主编信箱

汽车论坛】【汽车聊天】【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将本页发送给朋友:(*EMAIL)
邮件题目:


  新浪首页 > 车行天下 > > 正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C)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