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邮件 搜索 新闻 短信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车行天下 > 汽车新闻 > 正文
离巢鸿雁还复来--反思汽车技术人才流失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6月12日 09:14 经济日报

  比金钱更重要的是前程

  中国汽车与欧美日汽车的差距不仅在于技术,更在于经济管理体系和系统管理方法

  对企业反映清华毕业生只关注金钱的观点,清华学生一致否认,他们承认工资是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他们更看重的是,企业能否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让他们自由施
展才华。

  清华汽车系学生最不满意国有企业的,就是国企对研究开发的冷落和体制的僵化。

  汽车系2001届硕士毕业生历朴说,在中国,汽车系的学生没有机会接触到先进的技术。他去一汽集团实践过,那里的生产车间是一流的,但研发部门却非常落后,只有几个人,设备也很陈旧。先进的生产线他看过不少,但轿车从概念到成品是如何设计出来的,他到现在都没有看过。

  许多同学和历朴有同感,他们认为:不少企业只热衷于搞合资或合作,希图通过引进消化来提升自主开发能力,但很少有几家从长远利益考虑,建立自己的研究开发体系。在企业里,开发设计部门都属“二线”。经营者大多考虑如何使企业短期内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并不关心技术开发能力的培育。即使重视,也由于“官本位”的管理体制而限制了技术创造性的发挥。清华学生说,搞汽车研发,国企还不如学校。

  资料显示:国内汽车企业每年用在科技开发上的费用不足5亿美元,不及年销售额的1%,而国际上的著名厂商的这一比例至少为3%,从绝对数来看,通用福特每年用于技术开发的费用比上海大众的年销售总额还多。

  虽然清华学生冷落国企,每年在清华园举行的招聘会上,国企都要感受到一些尴尬,但国企仍矢志不移地引进清华人才。许多企业都提出“以感情留住人才”策略,但情感代替不了理智,僵化的管理体制使学生对国企望而却步。一位在某汽车大公司工作的清华毕业生与他的小师弟,概括了国企工作的三步曲:1—2年在车间实践;2—3年在部室锻炼;5年之后被提拔,或从政或成工程师。清华学生说,进国企的头5年里,技术和业务荒疏了,与世界先进技术越来越远,在创造力和创业激情都饱满的时候,无法进行科研开发,简直是一种戕害。青春无价、创造力无价,青年人怎么能把青春无谓地消耗?

  在水木清华的BBS上,有一篇文章记载了中国老汽车设计师的现状:我国第一辆轿车的主要设计者谭泽瀛先生设计了一辈子高档轿车,但日常生活却非常简朴,谭先生的居室窄小、家具陈旧,最显眼的是一块支在床头的大绘图板,人们很难把这样的居住环境与高级汽车设计师的身份联系起来;而原天津汽车工业公司总工程师、夏利生产线的引进总负责人胡亚庄先生,外出时竟然舍不得打一辆夏利出租车,而要打“面的”。是这些专家不能用知识创造财富吗?显然不是,国有企业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使然。清华学生在对老专家奉献精神敬佩的同时,纷纷表示不希望过这样的生活。在财富成为衡量人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之一的今天,谁也不能要求别人只讲奉献不求索取。

  清华学生说,国企只有彻底改革管理体制,提高技术人员的待遇,拉开档次,充分显示知识的价值,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而要做到这一点,对于包袱沉重的国企又是多么的困难。一个特大型汽车公司的领导,想改革分配制度,把福利向技术人员倾斜,在大会上把任务说得急迫了一些,措施急进一些,马上引起许多职工的不满,“同时进厂甚至早进厂,贡献差不多,凭什么我少拿?”一时间骚动不断,从稳定大局出发,领导只得作罢,减小改革步伐,推迟改革进程。

  走吧 只是不要告别汽车

  目前仅在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里就职的华人或华裔白领就有7000多人,其中的大多数都有愿望为中国汽车出力

  一位学机械的中国博士后,只身前往美国,数年过去了,他成功地进入福特公司的核心部门,有机会从内部对庞大而骄傲的汽车王国进行审视,也有机会站在世界的高端对全球汽车工业做出更科学的解析。他收获很大,以拳拳报国之心,化名“古风”,秉笔直书,向中国汽车界捧出自己的思想成果。据他介绍,他和底特律华人工程师协会的几千名同伴,只要条件尚可,随时听从祖国的召唤,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这也许是大家没有想到的,在美国竟然还有如此庞大的中国汽车人才宝藏。如果当年没有出国学习,他们也许就不能掌握世界最先进的汽车技术,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创造条件让他们为祖国的汽车事业做贡献。

  对优秀人才出国,许多人士曾痛心疾首:许许多多由中国培养出来的工程师,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最富有创造力的生命阶段,贡献给了美国,真让人心酸不已。一些教育界人士也曾大声向社会发问:“近些年来清华、北大、科大等大量学生出国深造,一去不返,‘国内种树,国外结果’现象严重,谁能留住中华民族的精英学子,留住中国参与世界竞争的‘王牌'?”

  对这一问题的回答,许多人提出了从学术、感情和待遇上留人的方针。可从实际运行情况看,效果并不理想。中国汽车界有怎样的条件能留住这些才俊呢?现状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不足,缺乏高层管理人才和高级分析、系统设计技术人才,企业没有成为研发主体,研发投入严重不足。

  在世界三大汽车公司工作的华人工程师指出:汽车工业要发展,第一要素是人。要有一支年轻的企业管理、工程开发和生产制造的队伍,他们训练有素、团结合作、追求创新,完全有可能问鼎世界汽车市场。

  欧美日等很多企业文化的本质,就是激发个人的创造力。

  对于如何发挥人的创造性,他们已不再简单地停留在自然积累的方式上,而是上升到有严格程序的科学方法。

  一些专家认为,在世界经济越来越一体化的今天,解决中国人才流失问题的实际方案是:鼓励人才出国学习,同时也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他们在恰当的时机,用在国外学到的先进技术回报祖国。如果单纯强调将人才都留在国内,反倒不利于他们掌握世界最先进技术。

  走吧,汽车才俊们,只是不要脱离汽车,不要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不要忘记报效祖国。(作者:俞劲松 )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订手机短信顶级新闻重大时事世界焦点早知道


发表评论】【汽车论坛】【汽车聊天】【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新浪推荐
订阅手机短信头条新闻天天奖多款时尚手机!
最新推出足球经理游戏--风云总教头之甲A
为漫画梦找一个家-漫画作家专栏闪亮登场!
来星座频道解读命运密码 把握爱情脉搏!
2001高考志愿填报技巧指南-考生报考好帮手!
订阅手机短信NASDAQ最新行情
中国队第7次冲击世界杯
谁是最美的新娘:网友婚纱靓照大比拼!




车行天下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