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开凿首窟以来,直至元代停止,千年千窟,承载了太多的朝代、民族、文明、艺术的交互和融合。透过树枝的光线,仿佛将我们带进一个光芒四射、剔透明亮的梦中,我非常好奇这座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并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地,亲眼见证又会有何等的震憾。
莫高窟全长1600米,现存石窟492个,壁画总面积约45000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最辉煌的艺术与最壮阔的生命在这里交集,满窟的浓彩重墨,幻化成岁月,写满民族的辉煌与沧桑,站在这千年历史佛教艺术圣殿面前,让人变得格外谦虚与谦卑。
有人说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历史通过颜料、画笔、雕刀复活了,岁月幻化成满窟的浓彩重墨,从一幅幅壁画和一尊尊造像上,我们叩到了历史的脉搏,当岁月斑驳了庄严肃穆的表象,呼之欲出的只剩下欢快腾跃的生命张力。
月牙泉如一弯明月,落在鸣沙山的怀抱,绽放出大漠的一丝柔情;一支支驼队行走于鸣沙山,留下串串足迹。两千年前,也是这声声驼铃,打破了戈壁荒漠的寂寥,跋涉出一条闪耀着光华的“丝绸之路”。来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一年多前新疆库姆塔格沙漠,只是那次我们没有任何交通工具,背着水与食物徒步10公里。
虽然不是初次到沙漠,但鸣沙山月牙泉依然是我此行程中最期待的景点之一,只是惊讶的是,到了达鸣沙山放眼望去整片沙漠上,大部分游客几乎都乘着骆驼,5只骆驼5个人拼一组,我们跟着团队开心的一路乘着,不时还拍拍照享受着驼铃声声。说真的,当时我也天真地以为骆驼与滑沙、沙地摩托一样,都是娱乐项目之一,或它们只是回归了交通工具的原始属性。
古往今来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奇妙景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1994年被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鸣沙山有流沙积聚而成,沙体遇到摩擦震动,便会殷殷发声,轻若丝竹,重如雷鸣,故名“鸣沙山”,月牙泉位于鸣沙山北麓,因外形酷似一弯新月,故名“月牙泉”。千百年来不被流沙淹没,不因干旱而枯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