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新浪汽车
新浪汽车 | 新浪首页
爱问(iAsk.com)

   
  其他主题领域评选  
介绍:中国民族汽车工业自主品牌发展问题注定是个长盛不衰的话题。今年广州花都论坛上龙永图一席“不能为了自主品牌而自主品牌”的言论在汽车行业掀起轩然大波,一时争论突起,各方人士纷纷表态。尽管这种争论可能还会持继下去,但是中国民族汽车产业的发展步伐不可能停止下来等待结论。结论的东西从来都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当然,汽车这东西不是那么好造的,特别是当我们被远远落在后面追赶的时候。追赶是没有时机一说的,2005年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发展,自主研发的工作,自主品牌的建设都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神六上天之后,历史必将继续证明中国人有能力造出世界上所有人造的任何东西,当然包括汽车。 ·创新营销,积极参与市场竞争领域
·中国车企海外业务拓展主题领域
·推动汽车产品节能环保,构建节约型社会主题领域
·跨国汽车集团在华业务发展领域
  结果显示图  
   
人物简介 人物语录 新闻背景

长安汽车总裁尹家绪
    儿子有缺点不能就把他逐出家门,要培育他成长成人。[全文]     对于广州花都论坛上龙永图和何光远关于自主品牌的争论,长安汽车老总尹家绪的观点相当鲜明:自主品牌一定要刻意的做,并且做就要做好。这位老总还充满信心的表示,捍卫自主品牌,将用实际行动交出答卷。

上海华普董事长徐刚
    如果现在给我15个亿,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我不会干汽车。[全文]     美的退出,夏新退出,奥克斯退出并官司缠身,善后事宜一团麻烦。热潮退却之后,民企变得理智,投资变得谨慎,同时现有的民企经营者在“达摩克利斯”之剑下,更加兢兢业业的发展自身。徐刚表示,造汽车并没有想象中的简单,一些民企纷纷退出汽车业就是明证。造车之路再难,华普都义无返顾。

上汽集团公司总裁陈虹
    对自主品牌大家都有不同的看法,我们的理解就是这个品牌只要能够被中国企业所主导的品牌就是自主品牌。[全文]     上海车展期间陈虹做客新浪汽车谈对自主品牌的理解,表示应该是高起点的国际化的品牌。并不一定完全是中国人自己开发的才算自主品牌。站在国际化的角度,用大视野俯瞰中国汽车,上汽不但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收购双龙,竞购罗孚,成立全新自主品牌公司“陆威”,无一不体现了上汽打造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雄心勃勃。

吉利汽车老总李书福
    吉利有了自己的研发能力,就有了刀,虽然还不是很锋利,但这毕竟是自己的刀,可以用来去切割世界汽车市场的蛋糕。[全文]     吉利在马来西亚设厂,李书福介绍他著名的“动刀理论”。对于自主品牌,李书福的精彩言论层出不穷,不时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吉利的实际行动无疑是这些言论的最好诠释:自主品牌的重点之一是自主研发,而吉利自主研发的车型产品、发动机产品,已经经受住了市场的严酷考验。这个自主品牌的“刀客”在自主之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力帆老总尹明善
    未来5-8年国产汽车价格将从每公斤100元降到40元。[全文]     奥克斯的退出,使得人们对民企造车有了更多审视的目光。力帆集团作为另一个后来者应该对进入这个大投入、高门槛的行业做更多充分的准备。力帆掌门人尹明善提出自己独特的“公斤”理论,在业界反响很大。现在大家更想看到的是理论是如何指导实践的。

一汽总经理竺延风
    走合资合作这条路是有原则的,一是可以合;二是更要有作为。如果光合在一起自己没作为,那就不能干;如果让我有作为,就可以积极合,否则就走自己的路。[全文]     关于自主品牌的讨论,国内合资的汽车企业相对来说一向低调,中方人员的态度往往都十分谨慎。一汽老总竺延风做出了明确而硬朗的表态,十分引人注目。他清晰地解释了一汽合资生产和自主研发的关系,明确表述了“自主品牌第一”的思想,走合资路线也是有原则的。

通用汽车董事长兼CEO瓦格纳
    任何人低估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能成为未来汽车市场的主要竞争者都是愚蠢的。[全文]     全球财富论坛上,通用汽车董事长兼CEO瓦格纳谈及中国自主品牌的发展时表示,相信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成为未来国际市场主要竞争者这一天会到来。在这一切到来之前,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业要经历兼并重组的过程。他认为作为新的进入者要有高质量的产品和有竞争力的成本。著名的“通用状告奇瑞”的事件,反映出这位大企业的领导人对中国自主品牌的高度重视。很显然,谁都希望竞争对手哪怕是潜在的竞争对手少一个是一个。

奇瑞汽车董事长兼总经理尹同耀
    你要做一棵大树,枝繁叶茂,那么从根上开始就必须自主,合资肯定不行,它不是自己的根。[全文]     汽车行业“何龙舌战”再次掀起自主品牌论战的高潮。奇瑞汽车尹同耀表示,自主品牌的必要性是无须讨论勿庸置疑的。中国的汽车要想发展必须掌握核心技术,拥有核心利益。这就要求不仅有自主品牌,还要自主技术研发。奇瑞自主研发发动机和核心零部件,其中发动机二厂在年初三月末投入生产,无疑是走对了路。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C)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